站内搜索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无量的生死当中,心态已经是错误了,叫作颠倒妄想。颠倒妄想的形成,《楞严经》讲出了三个程序:就是感受、想象跟执着。我们刚开始内..

修行一法,贵在有长远心修行一法,贵在有长远心。过去一切诸佛菩萨,莫不经过多劫修行,才能成功。《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曰:“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

痴人但认镜中影穷子不知衣里珠对镜亲瞻休认影临流偶瞥便明心注1:《楞严经》卷4云: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

《楞严》在唐代出现以后,经历过不断被圣典化的历史,这一经典化的过程通常是经由不同信仰共同体以注经的方式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制造而成”。《楞严》在宋代开始流行,到明代..

楞严经注释本甚多,诸如长水子璇之经科,及疏注等。民国复有圆瑛大师的讲义,内容甚丰。诸注疏本,均属佳作。今作拾遗,意在摭拾古德未取之义,略申管见。拙劣之文,自不敢..

【印光大师原文】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圣空法师:楞严法门的日常功课楞严法门是以修持《楞严经》为主,读诵楞严咒为护持,增加定力。平时每天的功课以读诵楞严咒为主,根据每位同修的时间多少,可以连续读诵1遍..

有道友问,自己很喜欢楞严经、金刚经,心里觉得它们,比地藏经更厉害,功德更大。但明知道自己人格不够健全,要从地藏经开始,可内心却不怎么欢喜地藏经,要怎么办?要学佛..

占察善恶业报经白话文这些是我(阿难)听说的,那时佛陀、婆伽婆、已具备一切智慧的觉者,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应用大神通力,展示广博庄严清净无碍道场,为无数大众,演说..

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

热搜词

  • 学佛(1059次)
  • 心经(611次)
  • 地藏经(544次)
  • 净界法师(509次)
  • 清芳庙(60次)
  • 修行(54次)
  • 功德(53次)
  • 佛陀(49次)
  • u00e5(20次)
  • 护法(16次)
  • 瑜伽师地论(16次)
  • 戒律(16次)
  • 素食日(16次)
  • 素食汉堡(15次)
  • 药师经(15次)
  • 长阿含经(15次)
  • 地藏菩萨(15次)
  • 放生(15次)
  • 素食厨师(15次)
  • 释迦牟尼佛(15次)
  • 楞严经(14次)
  • 普门品(14次)
  • 素食(13次)
  • 阿弥陀经(13次)
  • 持戒(13次)
  • 二十四诸天(12次)
  • 素食主义(12次)
  • 大悲咒(12次)
  • 法华经(11次)
  • 普贤菩萨(11次)
  • 往生(10次)
  • 观音菩萨(10次)
  • 文殊菩萨(10次)
  • 念佛(10次)
  • 无量寿经(9次)
  • 弥勒佛(9次)
  • 素食者(9次)
  • 药师佛(9次)
  • 莲花生大士(8次)
  • 华严经(8次)
  • 孔雀明王(8次)
  • 吃素(8次)
  • 奥地利(8次)
  • 素食主义者(7次)
  • 金刚经(7次)
  • 黄财神(6次)
  • \(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u00e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