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故事出自《六度集经》,原题“龟王本生”。《六度集经》又作《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三国东吴高僧康僧会译,集录佛陀过去世行菩萨道时九十一则本生故事,配合大乘佛..

从前,有兄弟二人随佛出家。哥哥每天精进持戒,打坐参禅,却忽略了随众作务,只勤修定慧,少修福德;弟弟则是勤劳工作,布施济众,广修福德,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律,多有..

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因此当你受完戒之后,你不是就放着不管,要经常忆念你的戒体:不行,我不能再做这件事情!我已经在佛前、三师面前发愿,我要誓断一切恶..

比丘知道男孩出家能够持戒,于是收为沙弥。(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来源:《贤愚经》有一位比丘,少欲知足。安陀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男孩,想让孩子出家,准备为他选..

有一个男居士,本来信奉外道,因为讨厌祈祷,于是舍弃外道,改学佛法。此人学佛之后,持戒精进,勤习经典,喜爱布施,克己忍辱,心怀慈悲。一天,这位居士忽然得了急病,临..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

道安法师住世时,亲口告诉我他目睹耳闻持戒免难的故事如下:话说民国十七年间,湖南南岳祝圣寺的老和尚,为在家信众弟子们受五戒。受戒之时,老和尚解说五戒的含义和持戒..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朝嘉靖年间,依止栖霞庵节公剃度,素日奉持戒律甚严,具备了出家众的五种德行,而对礼佛诵经,更是精勤不懈,事师三年..

在僧团中有着这么主要地位的优波离,并且被公认为是持戒榜首的尊者,对于戒法,他经常向佛陀请示讨论,这在藏经的律部里随处可见,由于那都是片断的,或者都是单调的戒条..

热搜词

  • 学佛(1178次)
  • 心经(717次)
  • 地藏经(641次)
  • 净界法师(588次)
  • 修行(167次)
  • 佛陀(154次)
  • 楞严经(132次)
  • 放生(130次)
  • 持戒(122次)
  • 功德(116次)
  • 观音菩萨(115次)
  • 往生(108次)
  • 吃素(108次)
  • 释迦牟尼佛(104次)
  • 戒律(103次)
  • 弥勒佛(103次)
  • 法华经(99次)
  • 护法(98次)
  • 素食者(97次)
  • 无量寿经(97次)
  • 金刚经(96次)
  • 大悲咒(94次)
  • 念佛(94次)
  • 普贤菩萨(93次)
  • 文殊菩萨(90次)
  • 素食日(87次)
  • 药师佛(87次)
  • 阿弥陀经(84次)
  • 素食(84次)
  • 瑜伽师地论(81次)
  • 莲花生大士(81次)
  • u00e5(78次)
  • 药师经(78次)
  • 普门品(77次)
  • 素食主义(75次)
  • 素食主义者(74次)
  • 地藏菩萨(72次)
  • 素食汉堡(71次)
  • 清芳庙(69次)
  • 华严经(65次)
  • 长阿含经(59次)
  • 素食厨师(53次)
  • 黄财神(45次)
  • 孔雀明王(39次)
  • 奥地利(33次)
  • 二十四诸天(31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5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4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u00e5\u0090\u0083\u00e7\u00b4(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