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问:我们寺院想成立助念团,但《印光法师嘉言录》讲,助念以念佛为主,我们寺院修净土也非常认同,但居士信徒和家属为他们的亲人助念送往生,觉得光念佛太单调,不能生信,..

问: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些恶业最终会怎么样呢?大安法师答:首先须了解何谓恶业。恶业是吾人虚妄心识鼓动身口意三业造作出来的,故知恶业乃缘生..

又《法鼓经》说:若人临终,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有这样的情况,临终痛苦念不成佛了,不出声不要紧,可以默念,念不了六个字、念四个字,四个字念..

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头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持名的浅深”,所以“信愿持名”是圆满功德、往生正因,修净土就这四个字。“故..

一、真正做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业,积累往生的福德资粮。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的一点福报从说话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过而招来的..

念佛之法——-如何念?如何达到净念相续、不念而念?如何才是念佛三昧?如何达到往生标准?(1)要想念佛,首先得弄清佛是什么?若不然,如何念?念什么?如何念佛,取决于..

净业三福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

阿弥陀佛的发愿已经圆满成就的缘故,任何众生只要能以清净的心来忆念、发愿、回向,彼在临终时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也即在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力与自己的信愿力聚合的前提下往..

现在正在讲菩提心的学处,即发了菩提心以后要怎么做。昨天讲到了愿菩提心中的自他交换。自他交换,就是世人常说的换位思考,作为大乘修行人一定要修。《入行论》中讲过:“..

有些人认为,往生净土需要发菩提心只是藏传佛教的说法,我们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为数不少。其实,如果你认真看了《无量寿经》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提..

热搜词

  • 学佛(1069次)
  • 心经(618次)
  • 地藏经(549次)
  • 净界法师(521次)
  • 佛陀(92次)
  • 修行(80次)
  • 功德(66次)
  • 清芳庙(63次)
  • 观音菩萨(48次)
  • 楞严经(45次)
  • 吃素(45次)
  • 无量寿经(45次)
  • 素食者(43次)
  • 莲花生大士(42次)
  • 素食(41次)
  • 阿弥陀经(41次)
  • 弥勒佛(41次)
  • 法华经(40次)
  • 释迦牟尼佛(39次)
  • 大悲咒(38次)
  • 戒律(37次)
  • 素食日(36次)
  • 药师佛(36次)
  • 瑜伽师地论(36次)
  • 普贤菩萨(36次)
  • 往生(35次)
  • 普门品(35次)
  • 素食主义(35次)
  • 素食主义者(35次)
  • 护法(35次)
  • 金刚经(34次)
  • 素食汉堡(33次)
  • 放生(33次)
  • 文殊菩萨(32次)
  • u00e5(31次)
  • 持戒(31次)
  • 念佛(29次)
  • 长阿含经(29次)
  • 药师经(27次)
  • 地藏菩萨(24次)
  • 华严经(23次)
  • 素食厨师(21次)
  • 黄财神(20次)
  • 二十四诸天(17次)
  • 孔雀明王(15次)
  • 奥地利(15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u0097(2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次)
  • \\u00e5\\u00bf\\u0083\\u00e7\\(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