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他教的学生接电话语气都不会粗暴,因为儒家的教学「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动容貌就是我们的表情、我们的动作要远离粗暴傲慢,讲话语气就像《无量寿经》讲的和颜爱语,还有..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念到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

应该明了几个重要方面:一,忏悔业障,可以用“取相忏法”,比如“大悲忏”、“地藏忏”等,不是很难,很多寺院都能做,在家也能做,(有cd资料就可跟着做),把功德“回向”..

善士提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师父,如果我每天在家或单位念诵大悲咒和往生咒,不定遍数,只要我有空就念或背,这样会对家里和单位的氛围改善吗?这么多年,我不会处理人际..

教化众生第一个目标是劝信,进一步就是修行。「盖叁辈往生,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今云修菩提行,即具发心与专念两要义」。发心不专念,不能往生;专念不发心,也不能往生..

吾人当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不须别修他法。若仗自力修禅定,欲了生死,甚难甚难。以其须至业尽情空,见思惑尽,方出生死。佛在世时,见思惑..

问:怎么念佛?莲池大师开示: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而一心念佛,即是戒、定..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

1、我们自己还不想往生,阿弥陀佛现在来了,说我带你往生,恐怕就把你吓跑了,会大声喊到“我不去,我不去”,这就是“易往而无人”。怎么办?哪一天你受苦能够受到尽头,你..

密宗大圆满也是念佛的,也是修净土的,但它是把握当下的,这个临终是指当下的临终。我们的法本叫《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可以说,净土与大圆满都是往生法。“净土”主要..

热搜词

  • 学佛(1141次)
  • 心经(688次)
  • 地藏经(618次)
  • 净界法师(571次)
  • 佛陀(136次)
  • 修行(128次)
  • 放生(102次)
  • 功德(100次)
  • 观音菩萨(96次)
  • 楞严经(94次)
  • 持戒(91次)
  • 弥勒佛(87次)
  • 戒律(86次)
  • 无量寿经(85次)
  • 法华经(82次)
  • 吃素(82次)
  • 释迦牟尼佛(82次)
  • 素食者(80次)
  • 普贤菩萨(78次)
  • 大悲咒(76次)
  • 金刚经(75次)
  • 护法(73次)
  • 往生(73次)
  • 阿弥陀经(73次)
  • 素食日(72次)
  • 莲花生大士(70次)
  • 清芳庙(69次)
  • 素食(69次)
  • 瑜伽师地论(68次)
  • 药师佛(66次)
  • 念佛(66次)
  • 文殊菩萨(66次)
  • u00e5(65次)
  • 素食主义者(61次)
  • 普门品(60次)
  • 素食汉堡(54次)
  • 药师经(52次)
  • 素食主义(52次)
  • 地藏菩萨(50次)
  • 华严经(42次)
  • 长阿含经(40次)
  • 素食厨师(35次)
  • 黄财神(29次)
  • 孔雀明王(27次)
  • 二十四诸天(23次)
  • 奥地利(23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u00e4\u00bf\u00ae\u00e8\u00a1(4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4次)
  • \u00e8\u008d\u00af\u00e5\u00b8(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