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亡者若不生烦恼心,不会有任何障碍。但以一般常理而言,亡者会不会生烦恼心?会!如果这种恶缘干扰很厉害,亡者不生烦恼心,我不相信,大家都是凡夫嘛。所以一生烦恼心,是相..

能看到此文,你的善根福德无量,能依教奉行,是你今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修净业者,首要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就固然重要,但对于末法时代的众生而言,不能往生,..

有不少修学净土的同修,之所以老是觉得往生这件事把握不住,就是因为一直都认为“往生是临终时才能确定的事”,还不了解“往生是平时就可以也应该确定下来的事”。这个平时..

1 我们晓得,学佛是大福报,而念佛往生是大福里面的大福,为什么?弥陀是世出世间第一福田,只有上智、利智才肯干。这话不是我说的,印光老法师讲的。有上等的智慧、猛利的..

密法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讲的最甚深、最精要的法门,可以说代表了佛法,若以嗔恨心来舍弃密法,依靠净土宗的任何修法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阿弥陀经》、《极乐净土庄严功..

假如上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通过他的殊胜加持,再加上自己的前世因缘,可能会产生一些奇迹。但一般来讲,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按照佛法的次第,在自己没有死之前,该修..

【原文】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①诚言,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

往生咒信众问:顶礼师父!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父母是北方农村的,过年的时候他们要杀鸭,杀鸡,我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但是在过年的时候,我念很多往生咒回向给这些被杀的..

以前学佛的时候,曾经听到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马来西亚有一位师姑,从十几岁开始剃发念佛,没有受戒,自己盖了一间庙清修。这位师姑平日念佛非常精进,一句佛号常常挂在嘴..

人当在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所以,生的情景未必可喜,死的情景也未必可哀。以佛法来说,若不出离生死,都是可怜悯者!因此,信佛学佛的人,平日所做的佛事,..

热搜词

  • 学佛(1084次)
  • 心经(638次)
  • 地藏经(589次)
  • 净界法师(545次)
  • 佛陀(117次)
  • 修行(103次)
  • 功德(87次)
  • 放生(78次)
  • 弥勒佛(75次)
  • 持戒(73次)
  • 观音菩萨(71次)
  • 楞严经(70次)
  • 法华经(70次)
  • 无量寿经(69次)
  • 护法(67次)
  • 清芳庙(66次)
  • 素食者(65次)
  • 普贤菩萨(65次)
  • 大悲咒(63次)
  • 吃素(61次)
  • 素食日(60次)
  • 阿弥陀经(60次)
  • 戒律(59次)
  • 释迦牟尼佛(59次)
  • 瑜伽师地论(59次)
  • 莲花生大士(57次)
  • 素食(56次)
  • 药师佛(54次)
  • 往生(52次)
  • 金刚经(52次)
  • 素食汉堡(51次)
  • 念佛(48次)
  • 普门品(48次)
  • 素食主义者(48次)
  • 文殊菩萨(47次)
  • 药师经(46次)
  • 素食主义(43次)
  • 地藏菩萨(40次)
  • u00e5(40次)
  • 长阿含经(38次)
  • 华严经(36次)
  • 素食厨师(31次)
  • 黄财神(25次)
  • 孔雀明王(23次)
  • 奥地利(20次)
  • 二十四诸天(20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4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3次)
  • \u00e5\u00ad\u0094\u00e9\u009b(3次)
  • \u00e4\u00bf\u00ae\u00e8\u00a1(3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