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怎么样,一看你的相、看你的身体就知道了。你的功夫就在你脸上、就在你行为上,你怎么能骗人?你认真修行,你的相变了,在日常生活当中,风度变了、仪态变了,跟从前不一样..

所谓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从内在起心动念的心行,到外在的行为。——《圆觉经略说》修行就是理性的警觉性特别强,自己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清清楚楚;是罪是福、是功是过..

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佛教文化,本人分享自己的对佛学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以文会友,您的关注↗是对我写作最大的鼓励和动力来源。1、离家话说悉达..

大经上常常讲,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你一念佛,佛就现前。佛就在你面前,你看不见,为什么?因为你的心染污了,你的心被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染污了。你..

很多人在修法时不想修或修不起,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世法放不下。禅宗也讲看破红尘,看破了,成就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博朵瓦格西说:如果贪执今生的世间法,虽然一开始觉得放..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一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恼。怎么解决呢?还是没有掌握佛法的方法。虽然犯错误了,但是我们现在有佛法,可以改变啊!发现错误是好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为不顺习气,所以发不起持戒心。故《梵网经》佛诃责不受戒众生,畜生..

1)、当今的所有算命大师都很感慨,就是出家人和真正专心修行念阿弥陀佛的在家人的命,他们算不准,这两种人会改变。一般的人他们都可以算得很准!这就从易经印证了佛教修..

念佛的人,功夫从哪里看?从相貌上看,从体质上看。念佛功夫得力,相貌就改变了,身体就强壮了!用什么方法改变的?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改变。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一天念几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去发现别人的缺点上,叫浪费。应该整天要放在自己身上。所以..

热搜词

  • 学佛(1064次)
  • 心经(615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6次)
  • 修行(75次)
  • 佛陀(73次)
  • 清芳庙(63次)
  • 功德(62次)
  • 无量寿经(37次)
  • 吃素(31次)
  • 弥勒佛(31次)
  • 护法(29次)
  • 观音菩萨(29次)
  • 莲花生大士(29次)
  • 普门品(29次)
  • 法华经(27次)
  • 放生(26次)
  • 药师经(26次)
  • 素食日(26次)
  • 素食汉堡(25次)
  • 楞严经(25次)
  • u00e5(25次)
  • 素食(24次)
  • 素食者(23次)
  • 阿弥陀经(23次)
  • 长阿含经(22次)
  • 大悲咒(22次)
  • 文殊菩萨(22次)
  • 瑜伽师地论(22次)
  • 药师佛(22次)
  • 素食主义(21次)
  • 释迦牟尼佛(21次)
  • 戒律(21次)
  • 念佛(21次)
  • 往生(21次)
  • 持戒(20次)
  • 素食厨师(19次)
  • 黄财神(19次)
  • 普贤菩萨(18次)
  • 素食主义者(18次)
  • 地藏菩萨(16次)
  • 二十四诸天(16次)
  • 奥地利(15次)
  • 金刚经(14次)
  • 孔雀明王(14次)
  • 华严经(13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u00e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