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据说,很多人都喜欢玩“朋友圈”,忙得废寝忘食,也有人说,不要真把朋友当作资本和能力,有多少人是真正的朋友呢?说到这里,我想起一部佛经,在南传经典中叫作《佛说尸迦..

简单施食仪轨:一、普召请真言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本尊释迦牟尼如来、南无安住大地菩萨众、南无一切龙天善神,愿以威神加哀护助。我今召请十方剎土,..

一经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金刚经》是成佛之经、功德之经、灭罪之经、降魔之经、超度之经、长寿之经…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连佛陀也赞叹不尽,哪怕仅..

《金刚经》第四品这样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

佛陀告诉我们,只要你用心忏悔,没有洗不掉的罪业。于是鸯掘摩罗找了一个地方,像现在烧窑的窑洞,现在还有这个地方,一辈子精进修行、猛烈忏悔,不仅清静了罪业,还成就了..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不肯布施,贱就是遮蔽别人的善根。贫贱、富贵各有二法,听来简单,在日常生活中,却富含深刻的道理。佛陀教育..

楞严咒乃《楞严经》之主体,没有楞严咒的因缘,就没有《楞严经》。《楞严经》来源于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难的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

上香、敬香旨在与法界诸佛菩萨予以沟通,通过敬香熄灭烦恼,成就法身,感应虚空法界。敬香之时诸佛菩萨生欢喜,天龙八部降吉祥。因此当以清净之心、菩提之心,观想点燃本觉..

以佛陀教导的教理,例如以「十善」为依据,时时刻刻清楚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或情绪,是处在善、恶或是无记的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于自己的思想能提早有清楚观照的能力..

无论是谁,如果业障没有忏悔清净,死的方式会根据其业果形形色色,甚至是奇奇怪怪。神通抵不过业力,目犍连尊者尚且如此,高僧大德尚且如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定要抓紧时..

热搜词

  • 学佛(1136次)
  • 心经(682次)
  • 地藏经(611次)
  • 净界法师(567次)
  • 佛陀(132次)
  • 修行(122次)
  • 功德(98次)
  • 放生(96次)
  • 观音菩萨(92次)
  • 弥勒佛(86次)
  • 持戒(86次)
  • 楞严经(85次)
  • 戒律(84次)
  • 无量寿经(82次)
  • 法华经(81次)
  • 释迦牟尼佛(78次)
  • 素食者(78次)
  • 吃素(77次)
  • 普贤菩萨(75次)
  • 大悲咒(74次)
  • 护法(71次)
  • 素食日(70次)
  • 金刚经(70次)
  • 阿弥陀经(70次)
  • 清芳庙(69次)
  • 瑜伽师地论(68次)
  • 莲花生大士(68次)
  • 素食(67次)
  • 往生(67次)
  • 文殊菩萨(64次)
  • 药师佛(64次)
  • 念佛(61次)
  • u00e5(59次)
  • 素食主义者(59次)
  • 普门品(58次)
  • 素食汉堡(54次)
  • 药师经(50次)
  • 地藏菩萨(48次)
  • 素食主义(48次)
  • 华严经(40次)
  • 长阿含经(40次)
  • 素食厨师(34次)
  • 黄财神(28次)
  • 孔雀明王(26次)
  • 二十四诸天(23次)
  • 奥地利(23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4次)
  • \u00e8\u008d\u00af\u00e5\u00b8(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