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任运就是佛陀的功德,《宝性论》中所说的八大功德中的任运。毫无造作的行为叫做任运,佛陀的事业就是任运的。佛陀具有的任运对我们凡夫而言非常不可思议,不仅仅是指不造作..

有人问我,经常在书中看到佛在十方三界无处不在,诸佛菩萨具有的三个功德是大悲、大智和大能,这个大能是指无所不能吗?其实,根据《宝性论》中记载佛陀具有八大功德,大能..

古印度时,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扬佛法。有一天,摩竭国阿阇世王对大臣们说:“拔祇国非常富庶,百姓人口众多,我想率领军队攻伐,将其兼并成为我的国..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最妙、最胜。这件事情被其他比丘看到,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佛陀,佛陀就叫另一位比丘,..

佛跟众生的差别在哪里呢?佛永远都是为众生服务,到最后成就了自己;众生则只为自己服务,最后却使自己堕落、痛苦终生。所以,不用担心付出后得不到回报,就像诸佛菩萨一样..

“回光返照”本是一个自然现象,就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由于日落时太阳光线反射作用,天空会短时间变亮,然后迅速进入黑暗。“回光返照”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也可以出现..

佛教有十供养之说,即指对佛陀的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物供养。供养开始以身体行为为主,后来也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所以有身份供养、心分供养之分。那..

佛教有十供养之说,即指对佛陀的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物供养。十供养源自于《梁皇宝忏》,又名《慈悲道场忏法》。供养开始以身体行为为主,后来也包含..

佛教三宝、佛家三宝、皈依三宝中的三宝指的是佛、法、僧三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

冤亲债主又名怨亲债主 一词在《大般涅槃经》中出现,这个词是密藏,故不外显。从修行阶段,俗谛来讲,有冤亲债主,从圣义谛,了义来讲,佛陀于后面开示,如来实无怨、亲之..

热搜词

  • 学佛(1069次)
  • 心经(618次)
  • 地藏经(549次)
  • 净界法师(521次)
  • 佛陀(92次)
  • 修行(80次)
  • 功德(66次)
  • 清芳庙(63次)
  • 观音菩萨(48次)
  • 楞严经(45次)
  • 无量寿经(45次)
  • 吃素(43次)
  • 素食者(43次)
  • 莲花生大士(42次)
  • 素食(41次)
  • 阿弥陀经(41次)
  • 弥勒佛(41次)
  • 法华经(40次)
  • 释迦牟尼佛(39次)
  • 大悲咒(38次)
  • 戒律(37次)
  • 素食日(36次)
  • 药师佛(36次)
  • 瑜伽师地论(36次)
  • 普贤菩萨(36次)
  • 普门品(35次)
  • 素食主义(35次)
  • 素食主义者(35次)
  • 护法(35次)
  • 金刚经(34次)
  • 往生(33次)
  • 素食汉堡(33次)
  • 放生(33次)
  • 文殊菩萨(32次)
  • u00e5(31次)
  • 持戒(31次)
  • 念佛(29次)
  • 长阿含经(29次)
  • 药师经(27次)
  • 地藏菩萨(24次)
  • 华严经(23次)
  • 素食厨师(21次)
  • 黄财神(20次)
  • 二十四诸天(17次)
  • 孔雀明王(15次)
  • 奥地利(15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u0097(2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次)
  • \\u00e5\\u00bf\\u0083\\u00e7\\(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