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乱和昏沉,浪费人生大量的保贵时间,使人干事无效,同时也不能专心有力的修行。克服散乱和昏沉,才能摆脱妄想烦恼,安住于正知正念中。..

吃多了,身体辛苦;接受的信息多了,心灵疲惫。简单的生活,才能让身心轻松,否则就是一个累字。

胜负、成坏之心太强,很难有平常心,很难从平常事中得到快乐、幸福。

大家别认为受苦不好,越受苦你才能跟道相近。所以佛教,比丘不求无病,"无病则贪欲生",就生长的都是贪欲。有了病了,苦;知道苦了,他才修行,他道心才来了。好多道友,..

我希望我们的道友,无论念什么经不要光念文字,想想它那个道理。我很多的道友念「金刚经」依「金刚经」修,须菩提问佛:「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简单说,你放下执着,..

学佛,要像海绵投入水中,内外都是法味;不要像石头,无论被多少法水包围,终究还是顽石而己。

不学习佛法,不了解人生因果,生活顺利的时候,就会踌躇满志,不可一世;碰到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很容易被一些神秘的说法所忽悠,做出愚蠢的事。..

惜福,避免形成执著。开放,不要落于放荡。保有开放的心,过简朴、自然的生活。

当僧团缺少佛法,不能住持佛法、弘扬佛法的时候,就会成为佛教发展的障碍,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僧团了。

大家学的都是大乘究竟了义法,了义法就是要明心见性,晓得一切诸法都是唯心所造的,那么先把你的心修好了,修心就注意到你现实的念头,你一天当中,从早到晚,你都起些什么..

一定要相信业果不失,千万别做错事儿,没心眼的事儿不做。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恶的,糊里糊涂做了,这种业好消,念经就消了,这是无心之过。在世间的法律,凡是无心的,它给..

在我们佛教上看,每一个人很平等,你自己做的你受,他做的他受。你前生积的富贵因缘,是你前生帮助别人做好事,今生你平平安安的、顺顺当当的;你前生尽害人,你今生想要得..

我们已经拥有很多过去难以想象的条件,却没有带来多少幸福,为什么?因为欲望在不断提升,幸福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就像通货膨胀,当物价上涨超过收入增加,生活水准会不升反..

生病,说明身体会坏,说明身体并非我们可以完全自主。了解身体的性质,以及它和我们的关系,就要注意定期保修、维护和合理使用。如果有一天要报废了,也能坦然面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是一场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旅程,这也许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相信三宝的力量,不要怀疑。不然只责怪自己业障重,修得不相应,诚心不够,信心不诚实,做佛事的时候不一心,三心二意的,里头夹杂着很多的污染。我们不是以清净的信心学佛..

当你念佛时候,可以消过去的业障。一句阿弥陀佛,消过去八十劫的业障。那你念念的,一念八十劫,十念就八百劫了,无量劫的罪业,一句阿弥陀佛就消了,也不要磕头礼拜;就是..

我们诸位道友,你相信你是佛吗?有人说:“我相信。”,那么,你做的是什么事?你看佛做的是什么事?你对照一下,你自己相信是佛,佛做佛事,那你就督促自己,一定要作佛,..

遇到有人嫉妒时,我们应该理解并包容对方。一是因为他正在遭受嫉妒的折磨,二是因为在让他心生嫉妒的某件事上,你是强者,而他是需要帮助的弱者。否则,他就无须通过嫉妒这..

从自我需求出发,在追求财富、身份、荣誉的过程中,需求也在增长,使得幸福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也因为对财富、身份、荣誉的贪执,带来各种烦恼。从利他出发,做事会增长慈悲..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