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法。法,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发心要有般若智慧,没有智慧你辨别不出是非,分不清法是邪是正、是好是坏,你必须先具足分别法之邪正的知见。如果是刚信佛的人,没有这种分..

人管不住自己,却要为此付出代价,承受—切不良后果,怨谁呢?我想是因为生命系统有问题。只有改善生命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生问题。..

权力虽然很累人,却能极大满足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所以,才有很多人不遗余力的追逐,而尝到“甜头”的人则很难放下。..

水知道答案,并非水能识字,或听懂说的话,而是体现了心念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心念造就人格,心念决定命运,心念影响健康,心念成就世界。佛教强调发心,说明选择心念发展是..

要学会自我批评,但不要学会用自我批评来保护自己,这是凡夫心惯用的伎俩,暴露一点小问题,用来转移视线,以掩盖更大的问题。..

不重视内在修养,追求外在的装修和打扮,结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病毒的种类无量无边,但都不外乎是贪嗔痴的不同演变,佛陀发明了戒定慧的杀毒软件,可以从根本上消灭贪嗔痴的病毒。一切佛法都是帮助我们了解内心的病毒情况,修学佛法便是..

我们大家都在修,或者打佛七,或者平常自己定时定量;我一天念一千声,我一天念一百声,不在字数多少,在你念的时候心诚则灵。我念一百声佛的时候,任何事都放下了!念完一..

因为有欲望,就会有期待;有期待,就会有压力;就压力,就会有焦虑、不安、烦躁,等等。当内心充满这一系列负面情绪时,幸福就没有生存空间了。..

有些人看似谦虚,做什么都让别人提意见,结果往往是要引导别人同意他的意见。

何谓善,指行为没有不善的过失,即远离十不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婪、不嗔恨、不邪见,称为十善行。善行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利..

为什么「心经」叫观自在?观自在是自己修,"照见五蕴皆空",一步一步一步修,全是空的。因为空了心里才无挂碍,因为什么挂碍都没有了,才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是六..

总想跟别人比,会很累的;攀比容易引起竞争,竞争会增长我执,容易制造对立,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有条件多帮帮别人,互相帮助,无我利他,才是个人..

这么大的业我们转不动,但是菩萨能转,所以我们念「地藏经」,求地藏菩萨转。地藏菩萨以他的道力,来转我们的业力。..

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不生。

年轻时缺少精神追求、精神生活,老来难免孤独、难过。

有人收藏了一辈子古董,老来为此烦恼。这些东西貌似很有价值,可是在生死面前,除了让你纠结不舍,实际上却一文不值。..

人本来很容易幸福、快乐,因为培养了过多的需求,以及对拥有的贪执产生的许多烦恼,所以才变得不容易幸福、快乐。

人生的学习,可以分为生存的学习、生活的学习和生命的学习。多数人都停留在生存的学习,结果变成赚钱的工具。因为缺少生活的学习,结果把生活过得乱七八糟的;缺少生命的学..

烧香,原本是净化心灵,净化环境。高香、劣质香,带着浓厚的商业色彩,烧起来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同时也污染人的心灵。这样的香还能叫香吗?可怜许多寺院都成了这些香重灾..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