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让心强壮和让身体强壮不同,要让身体强壮,就得锻炼它、勉强它;要让心强壮,则得让它平静,不胡思乱想。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心从未平静,它不曾拥有过「定」的..

做人要能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在乎表面上的吃亏,他们看重的是实质性的“福利”,因为..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自己服毒药。人若能反省,找到自己..

我们照顾孩子的时候,如果因为“他是与我最有缘分的众生”,然后去照顾他,这就是菩提心;若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由“我”来带动,这就是贪心,是轮回的因。其实所谓的..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呢?心能静下来,才华和潜能才能发挥出来,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创造了生,也创造了死。我们要时常静..

宁做一个尽力做事而被批评的人,不做一个不做事只爱批评的人。——证严法师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到人群、到外面的时候,就特别打扮自己。事实上这种打扮是一种“你并没有利益他人或降伏他人”的烦恼。你为什么要打扮的目的,是你希望要诱惑别人,甚至引..

不食肉,杀念乃除;能除杀念,慈心斯成;能成慈心,祥和可致;能致祥和,灾厉自无。于是人生仁寿,皆可期于贤圣,世界清净,永能保其安乐。--太虚大师..

《楞严经》上说,你的心被外边的境界转了,就是妄,妄就是生死轮回。要是你的心能够转境,外边的境转不到你。念阿弥陀佛,任何外头的事物,不论声音多大,动不了你的心,你..

无需用佩戴的佛珠来证明自己是佛教徒,它只是念颂真言的计数器,无需用预知未来的功能来证明修行的境界,未来只是为了改变而非为了等待,也不要用你能亲见菩萨做为自己的与..

只要有时间呼吸,你就有时间修行。禅定无他,警醒与觉察而已。由观察呼吸,进而观生命无常,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保持正念,智慧就会生起。它很简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呼..

现在是中国人开始寻找精神价值的时候了;他们无论如何也必须如此。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物质世界是无法给予所有的答案的。看看所有那些物质上十分富足的所谓好地方,他们仍旧..

请不要误认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后才有份儿,那是一些学问家们的高论。佛在人间就是要帮助凡夫俗子,告诉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只要能于生活中少些无意义、无道理的情绪..

和尚不一定去化缘,化缘不一定就是和尚。正确看待这件事情,不论他是和尚也好,不是和尚也好,他化缘也好,不化缘也好,总之礼貌待他。如他是假和尚,他化缘可能是因为生活..

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真正的爱,要道谢也要道歉。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

娑婆是个一半一半的世界;佛一半,魔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人一半,恶人一半;智者一半,愚者一半,我们生活在这一半一半的世界里,不能只要这一半有利我的天地,拒绝那..

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起伏变化,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假使你坦然接受无常是生命的规律,你会放松下来。人的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然而无论何种际遇,如果能转为..

好的开始,是慎始;善的结果,是有终。常与人诤,是愚者;与人无争,是智者。凡事皆是变数,故我们当随缘。错不知错,是无知;错不能改,是无救。与人沟通的秘诀,就是要放..

学佛,并非给生命系统打个补丁、换个桌面就行了,而是要更新系统,舍去迷惑的系统,开启觉性的系统。也就是舍凡夫心,发菩提心,才能真正的走在菩提大道上。这是一场心灵深..

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贪心不灭你造恶了多少,人生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