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辛苦不要紧,辛苦能获得成长;对人关怀不怕多,关怀能散播温暖;遇事烦恼不怨恨,烦恼能转为菩提;逆境挫折不退却,挫折能增加力量。..

禅者参禅的态度是尊天敬地,毕恭毕敬,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缘,他们以平常心来对待日常的生活,乃至以平常心来庄严未来的世界,都在当下心念的转换中提升。..

不往心觅,向外攀缘,只是徒增分别妄想、起惑造业,终究与‘道’渐行渐远,无有归期。唯有明心见性,才能使我们在滔滔红尘中,找回本来清净的面目,不再流浪生死。..

【净慧法师】我们这些人虽然没值佛住世,但要想到佛真身仍住世。佛住世我们也要修行,佛不能把我们拿到佛国土去,自己修自己去。佛的弟子不能例外,佛的儿子不能例外,佛自..

益西彭措堪布:要时刻提醒自己,因缘所生的这一个个刹那,用好了就有意义;没用好就是完全错过了。一个小时是好多刹那!如果浪费在看电视上,那就太可惜太愚痴了!就是用金..

寺院里的唱诵跟一般的流行音乐有何不同?佛寺的唱诵让你听了以后心会安宁、稳定,不会有兴奋、浮躁及忧郁的情绪产生。那是什么原因呢?经禅修者表现出来的声音,自然会有一..

【净慧法师】不要念了五天佛,吃了三天素,认为比谁都强,这样学不成佛,倒学成魔了。佛是乞食,佛弟子都乞食,我们是要饭的,没什么了不起。一个要饭的来什么脾气?有人骂..

有一穷一富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朝圣。富和尚很早就存钱,穷和尚却带着一个钵盂就上路了。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回来,富和尚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富和尚不解,穷和尚..

对那些看不顺眼、让你生起嗔恨心的对境,此时你就要修持忍辱,挡住生起嗔恨的道路,调伏自己的心续,这才是修持忍辱。如果你懂得修持的話,反而会觉得这些不顺的违缘及障碍..

现在和未来——不要对过去紧抓不放,过去曾经发生的事不管好的坏的,感觉喜乐或忿怒,都让它们走吧。过去已经结束了。把注意力摆在眼前,这样您才能够去创造您所追寻的未来..

吃饭可以具足六度:食物布施给身上的众生,剩饭菜、洗碗水布施饿鬼众生,这是布施;保持三门清净,为保护身体这个弘法利生工具而吃,这是持戒;不计较饭食、环境好坏,这是..

有人问:“师父您有时打人骂人;有时又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法师说:“对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实面目待他;对中等人最多隐喻,要讲分寸;对下等人要..

勤劳是幸福快乐的源泉,懒惰是贫穷的原因,贫穷是罪恶的根源。养成勤劳工作的习性,你就是个富有的人。——星云法师..

许多人把禅修当作锻炼,就像上健身房。“我终于做完了!现在可以继续我的人生了!”但是,禅修跟生命并不是分开的。禅修就是你的生命..

寻找一位好的佛法老师,从他的身上,不是去索取你现在需要的东西,而是认清你真正需要的东西。——索达吉堪布

欲望高的时候,挫折比较多;欲望少的时候,挫折就比较少。欲望跟希望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但不要把它变成一种顽固的追求。希望带给人是快乐的、正面的,..

通往寺院的山路难行,一位朝圣者气喘如牛之际,看到一个小女孩背着一个小孩从旁边缓慢走过,便同情地说:“孩子,你一定很疲惫,背那么重的一个小孩。”小女孩则答道:“你..

在学佛的过程中,闻法和实修必须要并重,缺一不可。如果你不喜欢闻法,没有通达佛教的基本理念,修行就会成为盲修瞎炼;如果你只懂理论,却从来没有修过,只会说而不会做,..

“人人都是佛菩萨,唯有我一人是凡夫。”修禅的人看自己每天是否有进步,就要看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表现怎么样,是更柔和了还是更粗暴了?心态是更宽广了还是更狭隘了?笑..

【本焕老和尚法语】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不论用哪一种法门,都是为了降伏其心。降伏什么心呢?就是降伏我们尘劳、烦恼、无明、..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