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散两门的利益最终归结到阿弥陀佛的愿心,就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名号。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的,以名号度众生。虽然有四种念佛,但持名念佛最为捷要,最为..

「商人经纪最奔波,远地他乡到处过;江湖风浪危中险,不如归去念弥陀。」《劝世念佛》【唐】·永明延寿大师

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坎坷挫折时,如能抱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襟怀,则何处没有光风霁月的空间?遭遇到颓唐失意时,如能记取「回头是岸」的古训,则何处没有美丽光明的希望..

把一个陌生人变成自己的至亲,以他的苦为苦,以他的乐为乐,这是世间上的爱。把每一个陌生人都当成至亲,希望这世上最好的东西给他,却不执著他为己有,这是佛教中的爱。..

「夫念佛一事,当随各人力量,随便出声默念,大声小声,皆无不可。何得一向大声念,致令伤气受病耶。」《印光法师文钞》·复刘智空居士书..

佛灭度之后,造像的功德很大,礼佛、供养佛像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但造像一定要造得庄严,庄严的佛像能够寄寓法身的功德,拜这尊佛就会有感应,就会有灵验,就会有加持力。..

《法华经》告诉我们,诸佛如来出兴于世,他的本怀就是要说摩诃衍的,说一乘法的。那为什么又会说二乘、三乘法?是由于阎浮提众生的根机陋劣,他相信不了大乘法,所以只能由..

我们在无明“导演”、业力“剧本”的支配下,正在演着不同的戏。虽然有时需要笑、有时需要哭,但不要太当真,毕竟它是虚幻的。..

「空」没有相。拳头是「有」,一张开就「空」了。「有」是五根手指头;「空」也是五根手指头,所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变化无碍的。..

「佛告迦叶。假使有人象马牛羊琉璃珍宝璎珞国城妻子持用布施。犹亦不如有人能断酒肉。百千万分不如其一。」《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

「若未证无生法忍,即不住持法道,亦不宜学菩萨之舍头目髓脑等。以自力不足,不堪忍受,若自若他,俱无所益。凡夫须按凡夫能行者行之,则可矣。」《印光法师文钞》·复黄智..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但知念佛莫生疑,不解之辈是愚痴;只为超升令速疾,此地凡夫信者稀。」《五会念佛赞》【唐】·法照大..

「今生稍修点功德,来生必定生于富贵家。汝试细思之,富贵人有几个不造业的。今日之国运危岌,民不聊生,皆是一班无智慧修行人之来生福报所捣乱而成者。汝打甚么穷妄想,欲..

「阎浮浊恶不堪停,处处唯闻众苦声;不如专念弥陀号,今生直到宝莲城。万行之中为急要,迅速无过净土门;不但本师金口说,十方诸佛共传证。」《五会念佛赞》【唐】·法照大..

「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能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然则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

戒,就是禁止身口意三业的过非的;定,就是禅定,来终止散乱的心;慧,就像利剑可以断烦恼、破无明。这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由这个戒定慧的因行就能够得到解脱之果,这解脱之..

在这个世间的荣华富贵的当下,跟修清净出世法的佛果,它是不可能兼容的。一定要舍这个世间的荣华富贵,才能得到出世间的清净的佛果。所以居士虽然在家学佛,也得内心有点舍..

「国之荒乱,由乏贤人,其源由家无善教而始。而家庭之教,母教更为要紧,故教女比教子关系更大也。有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人少有贤母,长有贤妻,欲不为贤人,不可得也,..

「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一函遍复..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