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水是来自于江河湖泊,百川之水,大海的一滴水就含摄着所有的江河、湖泊、溪流的水。用这个来比况,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得念佛三昧,就等于能得一切三昧,就等于能得..

一个修行人能够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这说明他有大乘的种性,他有圆教的理念。这种一念信心,那是他无量劫以来见佛、闻法、供养的善根所致。..

语言文字是把佛所证悟的真理传达出来的手指,因指见月。虽然真如理体,离文字相,离语言相,但是又即文字相、语言相。语言文字就像手指,手指不是月亮本身,但是离开了手指..

感应道交难思议的意境,不是造作出来的,是自然呈现出来的,呈现的当下也是如水中月、梦中事、镜中像而已。但是水中的月,不能说它有,你捞不出来;你也不能说它无,它有影..

《观经》的十六观中,前十三观是定善,是应韦提希“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请法而宣说的。那三福九品,名为散善,是佛应散乱的众生根机,尤其是要度末法的众生而无问自说的..

往生不是靠你的功夫往生,往生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的接引。那愿力的接引怎么在我们身上体现,这是我们要有信愿称名为能感,阿弥陀佛接引就是所应,这样地去往生的。..

没有证得无生法忍,想在这个世间度众生,无有是处。所以十方诸佛为了使所有的众生度脱两种生死之海,就得要特别指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法。不要在这个轮转的、生灭的六道,..

阿弥陀佛的核心内容、内涵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就是众生本具的超越时间的寂定之体,无量光就是超越空间的般若智慧的妙用。超越时空的这个寂照,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

定和慧一定要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平等运行。如果定太多,慧太少,他就容易枯寂;如果慧太强,定没有,他就容易狂慧。所以修行一定要定慧等持。..

如果说你一念佛就有妄念,你就注意这个妄念:怎么又有妄念呢?那这个妄念就会越来越强大。这个妄念是怎样强大的?是你加持的,你注意了它。你注意这个妄念,妄念就有力量;..

印光大师说,真正的出家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赋。这样才能够住持法道,续佛慧命。如果有这样的人出家,那多多益善,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对于空性的把握,就是要提起智慧的观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现象界的行为造作,事业、家庭都是在做梦,虽然有这个梦境,但无真实可..

放生的意义就是培植一种慈悲心,传达大乘佛教的慈悲的精神。现在的人为了口腹之乐,残害众生来滋补自己,这样的冤业很重,杀业很重。所以我们佛弟子不定期地去举行放生的活..

现在我们看到有一种趋势,各地都在倡导素食文化,这就是对慈心不杀的一个具体的举措。众生都是生生相互相杀,你今生把一头羊吃了,下一生这个羊变成人,你自己变成羊了,也..

如果真的深信因果,他的畏惧心就会生起来。他害怕,不敢干坏事,他有自律的精神,这些都来自于深信因果。为什么要持戒?有因果才持戒呀。..

修行要修忍辱,这是六度里面的忍辱波罗蜜。儒家文化讲,士可杀不可辱,人格的侮辱那是不行的,宁可失去生命,也不受这种人格的侮辱。那修行佛法的人,连这种侮辱也要能够忍..

彻悟大师在《语录》里面讲到,宗门下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跟净土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相比,那“心作心是”更为快捷,更为简单,更为容易,而且效果更为圆顿。..

从《印光法师文钞》来看,这位祖师悲心甚切,学问极广,涉及的面非常之深,语言非常典雅、精练,得文字三昧。每一篇书信都是有针对性的,是能够为现代众生提供修行的指南,..

修净土法门要注意回向发愿,这一点非常重要。回是回转的意思,向是指向的意思。要在真实的深信心中把你的善根功德回向,回向到哪去?就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丝一毫的善行..

如果念佛念得数量很多,念得越来越清净,念得能念和所念渐渐地融为一体,那么很多事情你就明白了,很多烦恼就在这过程当中消解了,这叫暗合道妙,巧入无生。颛蒙念佛,老实..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