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行一如,当我们的心时时能真诚、清净、慈悲,行为就会与之相应,言语、行为在无形中也会愈来愈缓和,愈来愈温柔。..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母生育、养育我们,给了我们身命;老师用他一生的智慧引导我们,给了我们慧命(智慧的生命)。所以我们一生都应该记住父母跟老师的恩德,,..

一个孩子很自私的时候,他处处会无礼、傲慢、懒惰、不孝。他念念都想自己,怎么会念及父母!所以根源还在是否教育孩子要替父母着想、替他人着想。..

一个人的道德学问能否成就,绝对不是靠别人来逼的,要靠自己主动、努力、勤奋才能成就。

一个国家真正要教化人民,改善整个社会的风气,变成良好的风俗,什么是良好的风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兄兄弟弟。每一个人明白道理,知道本分,都敦伦尽分,家..

什么是富?很多人会认为有钱就是富。这个答案为什么这么标准?这是受了谁的影响?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富的含义绝对不是钱很多,真正的富在于知足。假如孩子在生活上不知..

自性跟习性的冲突,就是利己与利人之间的冲突。当人的存心都是自私自利,自然而然显示出来的就是竞争、斗争与战争;当人的念头是仁慈之心,处处为人着想,能有如此的存心,..

当我们在节约、节俭的同时,也是在断自己的贪心。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利益他人,更直接的是利益自己,成就自己的道业,成就自己的法身慧命。当我们能处处爱惜物..

不要把人生经营成「忙、盲、茫」,中国字很有智慧,这个「忙」是会意字,是「心亡」了,死了,不敏感了,不能去体察到别人的需要了。所以人一忙,头脑就不清楚,忙到最后也..

真正要把小孩教好,自己要以身作则,而且一定要像古圣先贤那个办法,小孩生下来就开始教。做父母的、做长辈的大人,在小孩面前,一举一动都要守规矩,让他落下都是好印象,..

我们要时时提醒孩子要常存谦虚,纵使我们的才华再高,但是要知道这个才华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形成的,而是我们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有非常多的长者给予我们的教导、照顾、提携..

孩子没有志向,我们做父母的要反思,我们有没有在孩子的心里表现出有志向的态度?因为要培养孩子有志向,是要在父母、长者立志的环境中去薰习。..

请问一个孩子的仁爱心从哪里来?从父母,从小开始,他要爱护父母才会爱护他人,所以这一颗关怀他人的心,一定是从家人、从父母开始。..

现在许多父母包办孩子的家务事,这种「爱」会酿出很多的弊病。孩子懒惰、缺乏自立的能力,对父母的辛劳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丝毫无感恩之念。..

我们面对自己的小孩、学生要好好教,而且要防止传播媒体的污染,让孩子看电视一定要选择内容,有色情、暴力爱恨情仇的戏,不要让孩子看,要教导孩子如何去判断,什么才是真..

人生面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物,其实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当你对他好,他反馈回来的是好资讯;当你对他不好,他反射回来的是不良信号。人生就像照镜子一样,当我们对镜..

没有智慧 钱是祸患。很多人觉得有钱就是富,其实愈有钱愈担心钱会变少。譬如看到别人有五千万,他才一千万,会觉得自己很穷;等自己有五千万,又看到别人有一亿,他又觉得..

现在很多做部属的人,他们都很怕劝长官,怕劝了之后连位子都不见了。所以人患得患失的时候,就不能够循着理智、正气去做事。古人说「无欲则刚」,这个「欲」就是自私自利。..

西方人的生涯规划跟东方人不一样。西方人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战场,老年是坟墓。他们不注重孝道,人到高龄后,每天在养老院里面坐吃等死。没有天伦之乐的老人,内心很孤寂..

家庭犹如社会国家的细胞。夫妇关系和谐、家庭经营美满,是社会稳固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是由于夫妇关系特别重要,这一伦在古代是最受重视的。我们从古代家庭内部来看,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