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劝导别人没有效果,就要理解问题不在对方,而在自己。我们处处反省自己,那劝诫别人的智慧就会愈来愈高,别人就会感受到我们的真心诚意,一定会转过来。我们要抱持一个..

《弟子规》句句通心性,《弟子规》自头至尾就是一个恭敬,自头至尾就是一个孝心,自头至尾就是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希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得到..

我们常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诸位学长,我们进去染了没有?染了多少了?我们可能都有染了,得要把它洗刷干净。透过这些经典,来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

人的道德学问要时时处处提得起恭敬,提得起宽恕,才是真实学问。求学问之人,人贵自知,不可自欺欺人。

「宠」也是教育孩子很大的一个忌讳。宠孩子造成的是不孝。而懂得磨炼孩子,才能历练他一生的本事。所以什么是真正的慈爱,我们要细细去思考。有时候你爱之,反而足以害之。..

《弟子规》也是因果教育,每一句经文在成就孩子的孝心,孩子的恭敬心,孩子细腻的心,设身处地为人想的心。而这个就像一个种子、一个因种在他的心田,必然招感来福分,招感..

孔老夫子「论语」里面提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孝悌是仁的根本,有孝悌才懂得仁慈待人,所以学习孝道至关重要。..

傲不可长,人若是一骄傲,不只自己的学问上不去,无形中也断了自己贵人的因缘。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喜欢交往什么样的人?谦虚的人!你只要傲慢,这些人就会自动离你而去..

为人子在孝顺父母当中,我们可以从奉养父母的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的智慧这四个角度来尽心尽力。..

判断双方的爱是不是真正的爱,就要看对方的言语是不是正直的,若双方的言语是正直的,则证明双方的爱是真爱,因为爱的言语是正直的。这个标准绝对不只是男女之间正常关系的..

当发现孩子跟我们距离愈来愈疏离,我们一定要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我们关心得太少?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处得不好,绝对不能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一定要回过头来想..

勤是致富根,俭是持家本”。一个家庭要维系得好,一定要节俭,当然致富就一定要辛勤劳动,绝对没有白得的午餐。

人生要把家庭经营好,就要懂得取舍。走入婚姻的夫妇,要建立共识,到底组建这个家庭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男女双方一定要有同样的看法。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是什么?..

"与人为善”,人与人一起行善,一个人行善跟一群人行善,那种感受不同,行善的人多就能把善的气氛带动起来。

对于物质的东西,我们不是不需要,而是够用就好。真正的富在于知足,知足者富。“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人不知足时,会觉得自己很穷,就一直在追求。..

欲望只要一打开,就很难收回来,所谓“欲为深渊”,这个深渊踏下去就深不见底。所以,我们不要羡慕虚华的人生,应该追求真实、知足才是真正的富。当我们能这样去引导孩子,..

“斗闹场,绝勿近”。这个“斗闹场”是指可能像很多电动玩具店,很多很吵杂的地方、玩乐的地方。俗话讲的“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这样的环境,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很不..

为人父母知不知道什么是教育?很多家长好象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为人父母每天在孩子这一亩心田里,到底种下了什么种子?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种子?不论是好种、还是坏种,..

我们看这个“道”字,我们读诵经典就是要当一个有道德之人。这个字的右边是一个“首”,左边是一个“辶”部,这个“辶”代表要实践;“前进”的进有“辶”部,就是代表要力..

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从根本着手,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心。行为是心的反射,言语、动作都是心的写照,心与行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的心是为别人着想时,所表现出来..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