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犯错,绝对是一个态度:怎么样帮助孩子改过。有没有哪一个孩子犯错了,父母说,“我这一辈子跟他没完”,用扫把把他轰出去?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是没有对立..

【以恭敬心。治无礼心。】时时提起一切皆恭敬,调伏自己无礼的心。而且这个恭敬心不只对人,对事情、对任何物品都恭敬。大家洞察自己恭敬心够不够,可以从一些细节,比方,..

《弟子规》有一句话,“人有短,切莫揭”,不要常常把人家的短处、缺点到处宣扬,这有碍这种和谐的气氛。那这一句话,是把我们的说法,甚至于是想法,把那一份要去毁谤别人..

正己才能化人。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讲所有有道理的话,都很难达到效果,甚至于愈讲愈没效果。只要我们情绪化了,只要我们非常随顺自己的执着,不以大局为重,谁也没有办法接..

古人说得好,肚里不能少书,案上不能多书,这句话非常有韵味。桌面上书多心就杂乱,心杂乱书也读不好,所以读书关键是要专一。从书桌、书房里面的环境,我们就要培养整洁、..

“事忙先上帐”,这些都是做事的规范,这也是持戒,因为你持了做事的好态度,你在处理事情就不会杂乱,就有定;处理起来事事都明明白白,就是智慧。..

一个人的境界跟智慧能提升,一定来自于解行相应,解行只要不相应,一定退步。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德行在哪里看出来?度量。在一切人事的境界里面,不断扩宽自己的心量,没有不能包容的人,没有不能接受的事情。你有德了,才能容众,..

一个人最容易犯下过失的时候绝对不是低潮的时候,人生很发达的时候往往会得意忘形,这个时候只要有好的朋友,他一定会尽他的本分来劝告我们,所以人生能不能逢凶化吉还要靠..

《大学》里说的,心有所恐惧,不得其正;有所忧患,不得其正。知道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的人生态度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个“莫问”就是不要患得患失,让它水到..

中国文化能够这样的繁荣,在历史上这样的辉煌,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维持大一统,也是靠的文化,文化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德行的教育,德行教育最重要是在家庭内部来完成。所..

一个修行之人,时时要“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而且要主动去效法、去学习别人,“见人善,即思齐”。

以任何事要成就,耐心非常关键,所谓“一切法得成于忍”。而这个忍耐的功夫什么时候练?时时处处与人言谈、与人相交往的时候,常常观自己脾气有没有上来,傲慢有没有上来,..

当孩子学生有错误发生的时候,我们能不动情绪,才能抓住这个机会点教他。所以又要有智慧判断,又要有修养。不然那个孩子一犯错,我们火气马上来了,“啪”一巴掌过去了,不..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从小要让孩子不要浮躁,而且一举一动稳重,而且对人事物恭敬,“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公平,正直,威严,讲道理、明理,“是做家..

我们教育孩子,眼前你都顺着他,他好像看起来比较不会跟你过不去,但是到最后怎么样?害了他几十年。俗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为什么慈悲跟方便会出问题?因为没..

人在贫穷的时候,你不要对着富贵的人说“富贵修身难”。你真正富贵的时候,你还不见得做得比他好,不知道在富贵当中守不守得住自己的原则。..

人的言语叫信,当一个人讲话不守信的时候,他讲的是什么话?不是人话,人话叫信。当人与人的信用要靠法律的时候,人已经愈来愈堕落了。..

父母教导儿女要懂得观机,总要愈小教愈好,大了确实比较难教,因为他的心性受到染污。老师对学生也是这样,真正看到一个老实听话的学生,老师一定很欢喜,为什么?这个学生..

什么叫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叫教。什么是育?“养子使作善也”,叫育。所以教是上行下效,所以诸位同学,你现在会教育吗?这很重要!你要教育别人以前,首先你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