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人,不论哪一批弟子,都是善根深厚的,很少性灵蒙昧的。有些迷惑深的弟子,就是钝根的。有些很聪明,一学就会,老师很高兴,愿意教他。有的很钝,教十遍、百遍,过去..

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无自性)。只要条件具足,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改变的(缘起)。

佛教讲人生是苦,是要我们接纳人生存在各种痛苦的现实,勇敢面对,用智慧探求痛苦的原因并给予究竟的解决;相反,对痛苦恐惧、迴避、麻醉、转移的态度,只会让痛苦变得更加..

如果不对心灵进行管理,即使在看似平静的时候,不良情绪也会像泄露的煤气一样,慢慢包围你。一旦遇到明火,就瞬间爆炸了。..

为什么要皈依?假使不皈依三宝,跟三宝接不上气,便得不到三宝的功德。所以,必须得皈依。我们要想脱离苦海,解脱一切众苦,只有诸佛才能够解脱我们的痛苦。因为佛现在不住..

以利他之心,做好本职工作,这样的人生也很有价值。自私自利者,即便身居高位,富甲天下,貌似风光无限,只是贪嗔痴的傀儡。..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三宝对治烦恼,或者人家骂你了,或者很生气、烦恼很重。我有一位道友,他烦恼很重,脾气性子非常急,说不了三句话就跟人家吵架。我就劝他说,当..

寺院的职能是成就僧众修行、学习,传播佛法;方丈的职责是指导僧众修学佛法,教化一方,偏离了这种职责和职能,才使得佛教不成佛教,僧团不像僧团。..

抗拒无常,让人感到绝望;拥抱无常,给人带来希望。

布施不光是钱,不是这样的含义,这个意思太狭小了。比如我所听到的佛法,我就马上转送给别人,让他也能知道。这比你供养好多财物功德还要大。供养师父不一定给红包,你要是..

要相信一切众生都是可以度的,没有不可度的众生。说有不可度的众生,是你的菩萨心不够。没有不可度的众生,不过是有缘、无缘。缘成熟了,你一说,他就信了。你说法,他一修..

有些人很自豪的宣称自己没有信仰,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他并不清楚信仰是什么,信仰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对人生缺乏深层的思考,不清楚生命存在的永恒困惑。..

我们没有办法离开自己的认识看世界,却可以通过学习佛法改善自己的认识。当我们改变自己认识的时候,也就改变了世界。..

佛陀是大医王,佛法是药,善知识是医生,治疗贪嗔痴的疾病。人类唯有解除生命内在的贪嗔痴,才能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者。..

自我贪著,使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感觉,欣赏自己的长处,无视他人的存在,甚至嫉妒他人的长处。随喜,就是从自我贪著中走出来,学会关注他人的存在,欣赏他人的长处。这有助于..

心,是一块田地,每天想什么、做什么,就是在内心里播种,将来都会长出相应的生命果实。

当你受挫折,你不要随便失掉信心,不要认为三宝没加被,是你自己业障现前。或者因为某种因缘而失落,都没关系。不能够因为遇到挫折,因而感觉“我很冤枉”。世间是平等的,..

所有引发情绪的问题,都是让我们反省并改过的机会,如果回避而不去面对,就像我们在镜子中看到脸上的污垢时,不去擦干净,反而转过身去,永远不照镜子。..

拥有财富、地位,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安全感;解除内心的不安全感,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感。佛法正是安心之道,帮助我们了解内心,明心见性,通过戒定慧修行,消除内心的不..

遇到任何伤害和不公平,都不要让自己的内心陷入嗔恨中,因为那样只是产生对立,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嗔恨心只会加强对立冲突,嗔心是不能止息嗔心的,唯有慈悲接纳,才能化解..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