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经上说,我们这是末法,但是我们能不能把它转变?假使现在我们这些道友,一个人能劝化十个人;那么我们现在好几百人,好几千人再劝化,这样辗转的不就变了嘛!人心变,..

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比较短视,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利益和快乐,学佛才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良心是实现这种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有良心,才会有前途。..

人类拥有一颗无常的心,生活在无常的世界,却企图期盼永恒,真是辛苦!

美人,古代也指美德之人,现代偏指美貌之人。古人崇尚智慧、道德,所以哲学、宗教倍受推崇。今人看重声色财利,所以崇拜明星、大款。价值取向不同,追求也大不一样。..

佛经上所提到的种种修行要义,一句阿弥陀佛就包括了!这个咱们讲过,一句阿弥陀佛就包括十大愿王,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包括的很广!..

有人觉得什么都不顺心,这是因为不接纳;如果接纳了,不顺心也就变成顺心了。

有位老先生来访,说年轻时全身心投入工作、事业,退休了生活变得苍白、空虚,白天无所事事,晚上担心这担心那,睡不好,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追求物质至上..

寺院应该回归本位,方丈的职责是住持佛法,领众修行,不只是整天应酬,忙于事务。寺院是出家人修学佛法的场所,也是教化社会,净化民众心灵的学校。建设修学型的寺院,服务..

古来人得一本经书,真是当宝。现在人得一本经书,印很多,可以十本、八本抱一抱就是了,他拿来看,看完了当小说一样随便就丢了,所以他也得不到好处。古人得一本书,他的心..

在轮回中,身份、角色都在不停的变换。我们今天虐待动物、伤害他人,有一天我们也会遭到同等甚至更严重的报应,到时候哭就来不及也。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将心..

每个生命都具本初的智慧,都有自救的能力,这和任何宗教、文化没关系。佛陀只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佛陀在菩提树下体证到了这种智慧,完成了生命的改造,成为觉醒的佛陀。..

我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们都是佛弟子,都有弘扬佛法的责任。因此,我劝我们的同学,要精进,在生、老、病、死、苦上,能够解脱、能够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别人..

有些人学了点佛法,却喜欢拿最高标准衡量别人,自己浑身毛病却看不见,这种人是不受人欢迎的。

沿着佛陀足迹,朝礼佛教遗址,感到沉重、悲伤,不是因为佛教的衰落,而是众生无明,没有福报,认识不到佛法的价值,使得这种高度智慧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消失,人们又回归到..

看到别人身上的问题深恶痛绝,敢紧检查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免得被别人深恶痛绝。

对于修行存有各种疑问的修学者,我一再强调发心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发菩提心,也就是厌离世间的心;然后发大悲心也就是救度众生的心;最后发般若心,也就是智慧心,只要有了..

许多生命都是一堆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的组合,如果没有接受智慧文化的教育,不能主动选择生命的发展,听从自己的感觉,自以为是,人生的悲剧将会不断的重演。..

我们有些居士也在弘法,我是赞成的。但是,你弘哪一法,你自己要做一做。如果你完全没做,你说了,人家能信你的吗?如果不信你的,就影响佛所说的法,因为你不清净。你必须..

人生,不能主动选择改善,就得承受不良观念及习惯带来无尽的麻烦。可是,主动迭择要有智慧和勇气,否则很难跳出原有生命的轨迹。..

「金刚念」就是不断的意念,「金刚念」在你这个念头,一切都破坏不了,念念相续,不要间断,反正就是依着佛的教导来摄我的心,不让它跑了,念念相续,如果你能念到念念相续..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