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
站内搜索
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一直是僧侣的志业,因此,古往今来的僧人多为弘化而旅行。当然,这种旅行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寻师访道,追求真理,而不是观山玩水,秀风景秀自拍秀自己的..
世间人生死都有个定数,寿命长短真有定数,看相算命有高手、高明的,确实算得很准确。但是,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相算命的能不能给自己算?..
如果带着贪瞋痴、带着欲望,还执着五欲六尘,就是严重的障碍,后面这一句这个乐没有了,乐是爱好、欢喜。因为你对世法财色名利没有放下,你对这个还有情爱,你念佛就不专心..
很难得,大士阁有这么多善根深厚的同学,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回头。但是,像开示法师所说的,要禁得起考验,那就是要养成像海贤老和尚一样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任何境界都如如..
释迦牟尼佛看清楚、看明白了。很年轻,十九岁他就搞清楚、搞明白了,把王位放弃,荣华富贵放弃,去求道,求什么道?了生死出三界的道。释迦牟尼佛用哪一个法门成就道业?《..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这实实在在是四十八愿里面第三十五愿、三十六愿这两愿的成就。三十五愿是「一生补处」,三十六愿是..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
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话题,人死亡之后,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不是人死如灯灭,而是神识(灵魂)会继续随着业力流转六道。很多人觉得人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个既不..
对许多刚接触佛教的人来说,第一个面对的,往往就是如何处理各种经书。例如请回家的佛书,可不可以摆进一般书柜?有没有特别的排法?可以将佛书放在地上、床头上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