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在西藏,曾经有个国王,看到贫富分化严重,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所有富人的财产都拿出来,平均分给穷人,让每个人的财富都等同。国王以为这样子国家就会很好,人们就不会怨气..

佛是什么?有人讲:佛有三十二好相,金光闪闪,有好多的加持、福报和不可思议的力量,让人崇拜……那是你自己心目中的佛,如我儿子见我家的佛,就是一尊铜像一样。佛是什么..

从实相而言,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在《楞伽经》、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中均有明确宣说。但从现相来讲,众生在没有了悟心性之前,被无明迷乱所障,跟佛陀之间有天壤之别。密..

在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理想的坐禅环境,对初学者极为重要。山中之水边、林下,郊外之寺院、精舍最适于坐禅。初学应勤于寺院与众共修,待完成基础训练,再居家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闻法时不遵循闻法的规则,那么闻法过程本身就在制造过失。闻法,就要有闻法的仪则。闻法的第一个要求是“发心”,作为修行人,我们应首先弄清..

佛法对“信”的定义是:对于佛法真理、三宝功德、世出世间的善根深信不疑,从而策发起自己宗仰、效学的决心和力量。正信、净信、胜解之信,都需要学习以明理,践行而实证,..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

对“四大皆空”的解释常见的有:1、“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

一居士问:师父,供佛像怎么样才能供养得更好,不会给人带来灾难?妙祥法师答:佛不会给人带来灾难。他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予光明和温暖,他不会带来乌云。我们所谓的供养得..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