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完善自己,宽容别人。人生,因为有残缺,所以修行。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盯着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不放,就是自己的一个缺点。人生的痛苦,一部分..
站内搜索
近来有许多人问我道:“为什么我总是生气?”其实呢,吉祥想说的是人都会生气,因为生气本就是我们众生的一种坏的习气!而且生气的后果一般都比较严重,甚至严重的话会影响..
佛教一直提倡放生,在佛教典籍中,可以查到诸多有关放生的记录。《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我生生无不从之..
佛讲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杀所致。天下有智慧的人,也有愚痴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动机就感觉,看到后来的报果;愚痴的人有..
佛法中有一种“闻思修”的说法,即闻佛所说的经典,思佛所讲的道理,理通了之后,行为也要做到,也就是要进行实修实证,最后,智慧成就,证得果位。这里,听为先,思为后,..
我认为,大乘佛法教育的所有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感恩报恩— 感恩天下之众生,报恩至生生世世。受过大乘教育的人跟一般世间人相比,在智慧和大悲两个方面远远超胜。在..
学佛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要指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有些人就像口渴时喝水一样,学佛后马上会有不同的感觉,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如此。只有通过长期熏习,依靠潜移默化的..
善法(佛教解释)善法,多是佛学用语,通俗的讲就是修善果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好的方法、好的法令的意思。什么样的法叫善法?一切普世、入世的法,都是善法。善法是讲这..
我们每一个人,纵然今生没有造任何罪业,或者想不起造了什么罪业,但从无始以来,在漫长的轮回中,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报。龙猛..
一切都是会改变的,没有孤立不变的东西。万事万物有现象,却没有实相,这就是“空性”的道理,空不等于无。佛法讲空,是为了破除我们对一切的贪执和恐惧,更智慧、更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