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凡夫本来就是迷惑、错乱、颠倒的,不管怎么思考还是无法超越迷惑的思想范畴。所以光靠逻辑推理,研究思考佛法而不重视实修,最后仍然是无法获得证悟的。但如果特别..
站内搜索
修行人有两种,一种是智慧较高的,另一种是对三宝非常虔诚,但缺乏智慧的。无论是哪一种修行人,如果对经文或咒语的含义通达,对本尊、上师的传承背景都了解的话当然好。但..
念佛以往生净土为旨归,亦以对治烦恼,荡涤妄想杂念为下手功夫。佛以六根为六贼,贼众则难一网就擒。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应在制服耳意二根上下功夫。先利..
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
皈依三宝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们无法以世间的词汇来形容,也无法以世间的任何珍宝来比拟!然而为了初学者比较容易理解,举一个现代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皈依像是上户口..
生起菩提心,成办佛道,要依靠佛及众生。发菩提心的对境应是所有众生,如果没有众生来帮助我们成就这样的资粮,我们是无法成佛的。我们必须缘念众生成就我们的利益,而逐渐..
我们人要知道,我们供香、供花,供养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不是像我们那么贪心、饥渴,想要吃东西,贪着人来送一点饭,送一点菜,或者请饮茶,请吃斋,不是那么样子的。我们用..
暇满人身除了不转生于八无瑕,十圆满也是在必要的范畴内,主要包括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自圆满,指的是我们个人方面具有五种圆满——所依圆满、环境圆满、根德圆满、意..
暇是指闲暇、空闲,只有充满空闲的人身,才有机会修习佛法;无暇就是没有空闲、没有机会。要想懂得暇,让我们先从无暇说起。龙树菩萨把无暇定义为八种:地狱饿鬼及旁生;边..
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学佛也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每一个人刚开始时学佛的原因和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