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报可分为正报和依报。正报由别业所感召,是众生的五蕴之身,行善的人都会长得比较英俊、漂亮;而行恶之人多感生丑陋之形象,比如脸歪嘴斜,身体残缺等等。依报是依靠外围..
站内搜索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一心念佛,为惟一无二,决不更改之行为事。不食油盐,固不必也。佛制无此一说,外道则或有之。但随缘即已,咸淡了不分别。..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念佛的当中,要先改变我们的心态,不要用生灭心来..
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时,也就是当宇宙存在的同时就已形成了他们的原理。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对于命相、风水之术既..
念佛最忌讳的就是用散乱心念,心里妄念太多,杂念太多,心力就不能集中。散乱心念佛没有功德,只是阿赖耶里面种个种子,这一生当中不得受用。印光大师慈悲,告诉我们用十念..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
上品上生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
在佛教经典上,经常性的见到一个词——“六时吉祥”,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好的祝福词,但是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六时又如何理解呢?六时吉祥来源于佛教的《吉祥经》,其经有..
贪、嗔、痴的含义:佛学上的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法欲),它缘起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不贪就是无求无欲,不贪是前五识转为成所..
著相修福叫福德,福德感应人天福报,福报有限,享完了就没有了,福享完了就没福了,没福了恶报就来了,所以福德是很有限的,不能超出生死轮回,因为执著没有破,还有我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