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文殊菩萨又问:说是度化众生,要对众生有什么利益呢?对他有什么利益?是这样意思。要除掉他什么事情?欲度众生,除..
站内搜索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当然我们不断的修习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经典诸佛菩萨的德行,我们生起好乐,但是我觉得生起..
所谓忏悔,当然主要的目的在于忏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须要掌握到生起和还灭的因缘,就是你要消灭这个东西,你要先找到──它是怎么生起的?它生起的因缘在哪里?因此我们应..
何谓修,何谓行?修就是要改,改脾气,改不好的习气。改到什么程度呢?改到六祖在坛经上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一切人没有过错,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错..
没福报容易个性偏激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接关系。是的,福报跟智慧、跟菩提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一个助缘。为什么佛陀把布施放在菩萨第一个功德呢?它的理由,..
问: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妙境长老答: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自性空、什么是自性有。没有因缘时,就有此事,是名自性有;没有因缘时,即无此事,是名自性空。有因缘才有这件事,..
一九五七年云居山有一位星明师,四十八岁,原是军人,后发心出家,来真如寺参学,他把定一句念佛是谁的话头,动静不断用心,一年多后工夫得力。一九五八年春,维修明月湖闸..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说我也是愿意灭除烦恼,怎么样才能灭除烦恼呢?答曰:当行正念。你就是修行正念的法门。正念是什么?就是四念处,就是修四念处的法门。我们学习..
声闻法和辟支佛这两种佛法都是有出离心,对于世间生死的流转的苦恼有很深刻的厌离心,不欢喜在生死里流转受这种苦恼。在经论上,佛菩萨告诉我们地狱的苦、饿鬼的苦、畜生世..
我们现在在社会上,碰到这些人,你就要以这样来恭敬他。你别看他穿得难看,长得也没个样子,也不卫生,鼻涕邋里邋遢的,圣贤人就是那个样子。九八年,我们到五台山显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