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出家的时候,老法师就教导我们说:“修行人就是要学减法,天天要减少习气毛病。”给大家讲个“ 朝三暮四”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有个宋国人养了一群猴子,猴子们特别..
站内搜索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有两个判断方法,第一,你静坐观心,静下来,所有的事情都静下来,连喝水都不可以。如果你发觉静下来的时候,都不做事..
恭敬求法佛法要在恭敬中求,多一分恭敬就多一分功德。《毗奈耶经》和《本生传》中提到:在讲经说法的场合,不要对态度不恭敬的人、没生病却包头巾、戴帽子的人、打伞、拿手..
“如果你试着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会发现情绪就像天空的浮云,多变而易散。远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但走近一看,才发现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我(张静初)..
有些人认为一定要用财物来供养上师才好,这方面该如何抉择?索达吉堪布说:有些人总抱怨:“哎哟,我福报太浅薄了,别人都能供养上师,我连一分钱的供养也没有。”实际上,..
欲界众生的心刹那不住,始终散乱、耽著于外境,因此得不到真实的快乐。古代禅师们常以禅悦为食,而现在人如果也能修习禅定,不仅可以让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能保有良好心..
自空派认为“柱子不以柱子空,以其上的实有空”,而他空派认为“法性不空而以有法空”,若按此二说法承许,则应该空的空基保留而成为不空,这样一来,从三个方面来说都有相..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己二、..
佛法不是出世间法吗?为何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具足出世间之功德者,人人都会生起羡慕之心并加以赞叹。那么这种功德又是如何生起的呢?作为修行者,我们只有得..
何人稍财能知足,彼者财富用不尽, 若无知足求财者,恒临痛苦如雨水。 任何一个人,稍微得到一点钱财就能知足的话,那么他的财富就多得享用不尽。如果毫不知足地求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