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与人谈及功德时,以达摩初化梁武帝为例,告诉对方此公案中,达摩说无功德。但对方纠正我应为福报,是否为福报。这个事情要讲清楚、要讲明白。达摩到中国来,见到梁武帝,梁..

我们要想积功累德,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不被外面境界所转,看到怎样不如意的境界也不发脾气、也不冲动,这样子你的功德才能够累积。功德累积多了,就开智慧,这是很要紧的..

众生的根性不一样,千差万别,你统统都能帮助他,都能利益他。他的烦恼习气很重,这一生大心发不起来没有关系,帮他种善根;有善根的,帮助他增长;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帮助..

真正学佛人,对死亡没有恐惧,为什么?死亡的是身体,身体不是自己,这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明了。这身体有生灭,这身体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穿旧了、穿脏了、穿坏了..

现在社会乱了,圣教没有了,人都学坏了,虽然是有善心、有觉性,可是现在善心、觉性不当家,当家的是什么?当家的是贪嗔痴慢,当家的是自私自利。今天我们这个世间,灾难频..

一、修行功夫贵恒常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子们在灵岩山寺打佛七,日日跟着维那、悦众师父们精进用功,太好了!用得法喜充满,心里有所依赖;但回家后要怎么保持..

“如果念佛念到见佛”,这种“如果”的可能性有多少,我们权且放在一边。如果见到阿弥陀佛来了,这时看你的愿力,阿弥陀佛他不会勉强,阿弥陀佛会说,你还有几年的阳寿,到..

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但是你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来接。是不是见到阿弥陀佛,跟往生者的那种业识的心的清净的程度有关系。有时候他可能见不到阿弥陀佛,见到..

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在《楞严经》的开卷,实际上阿难尊者就是为我们末法的、愚钝的、颠倒的众生作一个当机众,来七处征心。阿难尊者总认为有一个心,结果..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度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如来入灭之时,还说“应可度..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