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第十九课 六神通「神」是神奇不测,「通」是通达无碍。有了这样的能力,那就得到自在了。一、「神足通」,是自身变化随意,远近飞行自在。二、「天眼通」,是远近..
站内搜索
佛学常识第十七课 漏无漏法「漏」是向外泄漏的意思。这漏是说的烦恼,不过取一比喻。假如一个水瓶,若有孔洞,那水是要向外漏的。漏有四种解释:一、由眼、耳等六根不断攀..
佛学常识第十五课 菩提无明盖住本性,是由觉入迷,名「起烦恼」,从此就入了生死苦海。本性要求解脱,是由迷转觉,名「发菩提」,仗此能达到涅槃乐岸。了知烦恼是性的贼,..
佛学常识第十四课 烦恼本性光明名「觉」,无明盖住名「迷」。无明愈盖愈厚,本性愈迷愈深,这样就失了自在,称作「烦恼」。其实无明与烦恼不是二事,无明是说因,烦恼是说..
佛学常识第十三课 本性真性是众生本有具足的万德万能,所以叫做「本性」。但是从无始以来,染了虚妄,盖住本体,具足的德能,就不能显现了。虚妄名曰「无明」,这是比喻。..
丙二、迷真起妄真本无阴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迷执故有..
我们来看甲二的内破魔境。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标五阴之相;二、正明五阴魔境;三、结示迷悟得失。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跟五个元素有关系色、受、想、行、识。所以我..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有出离心。怎么样栽培呢?应该观察人生是苦,应该从这里开始栽培。苦,就是我们不欢喜的事情非要感受不可,虽然你不欢..
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维摩居士这个房子、他的这个家,你若入进来的话,就能够得到一种好处,什么呢?不为诸垢之所恼也,就不会再为这些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