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是人天种性、是二乘种性、乃至你是三途种性,只要你过去生有《法华经》的善根,听闻《法华经》,能够承当一心三观的思..

当然,从佛法的角度,完全赞叹、完全诃责,都不中道。佛法的意思,应该这两个法门都要操作。当它出现的相状是和三恶道法界相应,你就该诃责;跟佛菩萨法界相应就应该赞叹。..

心有挂碍是一个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纠结中。概括一下挂碍的两种情态。从挂碍得失而言,我人学几天佛法,而且有些法喜,在这样的顺境中还行。一旦..

《法华经》中, 佛陀被称为“两足尊”,亦即以两足行走的生物中最受人尊敬与喜爱者。佛陀之所以如此受人喜爱, 是因为他知道如何好好享受步行。 走路是一种重要的佛教禅修..

过去佛入涅槃说《妙法莲华经》,开权显实,告诉化身佛这一生要教菩萨乘,哪尊佛都要说《妙法莲华经》,法华会必须开、龙华会必须开,这是标志,而且不是形式上的,是真实的..

你们若打坐,就能看见佛,和佛沟通。佛说什么话你也听得见。天津有一班人,看我的《开示录》、《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注解,他们都得到利益,开了五眼六通。佛..

诸位,你说我学《法华经》,我继承什么家业?你继承两个家业:第一个,自性清净心。你起码知道你一天到晚起烦恼心中,你的本性是清净的,这第一个家业,这个家业对我们很重..

法华经云,如来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谓佛说法门,其旨趣无非欲令众生成佛。但以众生根器不一,根器大者,修习大法..

佛所护念:《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的「秘密之藏」,「藏」解释为宝藏。「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这四句话要从两种角度来观照:一者方便说,所有的..

丙一、莲华二义:一、出水义,出离污泥浊水故。二、开敷义,以胜教言开真理故。四种莲华:一、泥里莲华,喻凡夫心中妙法。二、浊水莲华,喻二乘心中妙法。三、清水莲华,喻..

热搜词

  • 学佛(3451次)
  • 素食(2343次)
  • 佛陀(1940次)
  • 吃素(1808次)
  • 地藏经(1463次)
  • 修行(1390次)
  • 往生(1368次)
  • 净界法师(1344次)
  • 放生(1296次)
  • 心经(1241次)
  • 念佛(1192次)
  • 地藏菩萨(1144次)
  • 释迦牟尼佛(1136次)
  • 素食者(958次)
  • 楞严经(921次)
  • 金刚经(920次)
  • 功德(882次)
  • 华严经(780次)
  • 观音菩萨(761次)
  • 素食主义(758次)
  • 护法(739次)
  • 大悲咒(734次)
  • 持戒(710次)
  • 戒律(679次)
  • 阿弥陀经(659次)
  • 文殊菩萨(629次)
  • 无量寿经(623次)
  • 法华经(616次)
  • 素食主义者(612次)
  • 普贤菩萨(556次)
  • 普门品(474次)
  • 药师佛(394次)
  • 药师经(311次)
  • 弥勒佛(302次)
  • 素食日(289次)
  • 莲花生大士(251次)
  • 瑜伽师地论(249次)
  • 素食汉堡(239次)
  • u00e5(206次)
  • 长阿含经(191次)
  • 素食厨师(165次)
  • 黄财神(147次)
  • 孔雀明王(116次)
  • 清芳庙(89次)
  • 奥地利(87次)
  • 二十四诸天(64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15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4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4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3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