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这是因为一个人嘴巴吃的,肚子装的十分有限..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古今来关于放生..

随喜一切众生功德,这个法门非常殊胜,修者具有无量无边福德,而且不管你有没有修行大乘都可以修,改变现世命运!一、随喜功德重要说明一般的布施、放生之类,果报虽然大,..

我们在放生时,想着这一切众生都皈依佛法僧,最后都成就佛果,然后在众生中唱颂六字真言等各大菩萨的名号,让众生能听闻佛菩萨的圣号,为它们种下解脱的种子,再加上甘露丸..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门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切众生和平相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儿时的我由于..

在网络上、QQ群上等地方转发弘扬本文或弘扬放生的文章,鼓励人家放生的功德非常大。所以弘扬放生,不只是一年、十年,甚至可以流芳千古,利益无穷无尽的后代子孙!如果你想..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施食、做义工等等。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

“欲知世上刀兵劫,试听厨门半夜声”。戒杀放生,小即能使我们自身健康长寿,大即能减少世界之杀劫。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

相由心生,说的是很多人身上有业障,可以通过外在的相貌看出来。多数人的业障来自前世今生杀生、邪见等所造业。释迦牟尼佛讲了很多除业障的法门。其中,佛陀一直谆谆地告诫..

有意放生则是着相,不杀,不放,一切无心,方为合道?【此是之言,佛家所谓无记空者也。】佛教人发大愿力,救众生苦。若无大愿力,则一切利众生事,皆不能成就矣。昔宝文王..

热搜词

  • 学佛(1052次)
  • 心经(606次)
  • 地藏经(540次)
  • 净界法师(505次)
  • 清芳庙(59次)
  • 修行(44次)
  • 佛陀(43次)
  • 功德(38次)
  • u00e5(14次)
  • 二十四诸天(7次)
  • 素食厨师(3次)
  • 戒律(3次)
  • 释迦牟尼佛(3次)
  • 奥地利(3次)
  • 孔雀明王(2次)
  • 素食主义(2次)
  • 素食汉堡(2次)
  • 素食(2次)
  • 念佛(2次)
  • 放生(2次)
  • 楞严经(2次)
  • 瑜伽师地论(2次)
  • 大悲咒(2次)
  • 药师经(2次)
  • 素食者(2次)
  • 阿弥陀经(2次)
  • 护法(2次)
  • 持戒(2次)
  • 普门品(2次)
  • 药师佛(2次)
  • 吃素(2次)
  • 黄财神(2次)
  • 长阿含经(2次)
  • 素食日(2次)
  • 普贤菩萨(2次)
  • 地藏菩萨(2次)
  • 素食主义者(2次)
  • 莲花生大士(2次)
  • 法华经(2次)
  • 弥勒佛(2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观音菩萨(1次)
  • \\\\\\\\\\\\\\\\u00e5\\\\\\\\\(1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1次)
  • \\\\u00e5\\\\u009c\\\\u00b0\\\(1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1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u009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1次)
  • 文殊菩萨(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