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佛法僧三宝为世间之尊(资料图)浊是混乱、昏乱,五浊就是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事情,人们烦恼痛苦炽盛。《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诸佛出於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

疏文《无量寿经》,详见部类译释二门。以对今经,世称大本,盖部同而广略异也。彼为乐广者说,此为乐略者说。然辞简而理益明,事约而功倍胜。如大本广谈诸福,而此经谓但持..

阿弥陀佛与如来佛不是同一个佛,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

“爱不重不生娑婆,愿不切不生极乐。”娑婆世界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示现、教化的国土,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娑婆”翻译为“堪忍”,意思是说这个世界虽然众苦煎迫,..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井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重法的态度。东汉末年,自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二大师开创..

密宗大圆满也是念佛的,也是修净土的,但它是把握当下的,这个临终是指当下的临终。我们的法本叫《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可以说,净土与大圆满都是往生法。“净土”主要..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罗、..

“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三昧,或称一行三昧。..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利益,便..

热搜词

  • 学佛(1064次)
  • 心经(615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6次)
  • 修行(75次)
  • 佛陀(74次)
  • 功德(66次)
  • 清芳庙(63次)
  • 无量寿经(37次)
  • 法华经(35次)
  • 护法(33次)
  • 普门品(33次)
  • 弥勒佛(32次)
  • 观音菩萨(32次)
  • 吃素(32次)
  • 莲花生大士(30次)
  • 素食汉堡(30次)
  • 放生(29次)
  • 楞严经(29次)
  • 素食日(29次)
  • 素食(28次)
  • 阿弥陀经(28次)
  • 往生(27次)
  • 药师经(27次)
  • 长阿含经(26次)
  • u00e5(25次)
  • 大悲咒(25次)
  • 药师佛(25次)
  • 文殊菩萨(25次)
  • 持戒(24次)
  • 素食者(24次)
  • 戒律(24次)
  • 瑜伽师地论(23次)
  • 素食主义(23次)
  • 释迦牟尼佛(23次)
  • 素食主义者(22次)
  • 金刚经(21次)
  • 念佛(21次)
  • 素食厨师(20次)
  • 地藏菩萨(20次)
  • 普贤菩萨(19次)
  • 黄财神(19次)
  • 二十四诸天(17次)
  • 华严经(17次)
  • 孔雀明王(15次)
  • 奥地利(15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5\u00a4\u00a7\u00e6\u0082(1次)
  • \u00e5\(1次)
  • \u00e8\u008d\u00af\u00e5\u00b8(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