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古德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对自己,对自己要清净,寂灭就是清净的意思,牟尼,像我们的经题,清净平等觉这是对自己,这是菩提心里头的核心。菩提心的本体是真诚。菩..

皈依法皈依法,这个法就是佛法,其载体就是佛经。皈依法就是相信佛经,学习佛经,并按照佛经中的教导修行。释迦牟尼佛传道49年,讲经300余会,留下无数经典,总计数量应该..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非常甚深广大,在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很难于完全精通。但只要是有信心和智慧,在这里为大家作一个基本的介绍:首先是观修人身难得。不管从哪方..

世尊释迦牟尼佛如同华陀在世一般,具有高明医术,这样的一位良医,可以治疗我们「业」和「烦恼」的疾病,也给予我们很多对治业与烦恼的诀窍,如同医生对症下药一般。例如感..

《法华经》第七品是化城喻品,化城是假的,不是真的目的地,好比文学上描写的海市蜃楼,又如电影上的亭台楼阁都是画的,不真实的。中国小说《西游记》上讲,唐僧取经到了小..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

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基础,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如何彼此相待。甚至还有经典讲到结婚之后,怀孕、生子的事。例如《善生经》、《..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孝道,佛跟我们的关系是师道,佛是老师,我们是佛的弟子,师道主敬,尊师重道。佛是世出世间老师的代表,孔子是中国老师的代表,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老..

汉藏有很多寺院和道场也都在弘扬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对于这些寺院和道场,有的人会问:“这些道场如法不如法啊?规范不规范啊?”很多人都只看一些表面现象,寺院就看规模大..

热搜词

  • 学佛(1064次)
  • 心经(616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6次)
  • 佛陀(80次)
  • 修行(76次)
  • 功德(66次)
  • 清芳庙(63次)
  • 无量寿经(39次)
  • 法华经(38次)
  • 弥勒佛(37次)
  • 观音菩萨(37次)
  • 吃素(37次)
  • 普门品(35次)
  • 莲花生大士(34次)
  • 楞严经(33次)
  • 素食者(33次)
  • 阿弥陀经(33次)
  • 护法(33次)
  • 素食日(32次)
  • 素食(32次)
  • 放生(31次)
  • 药师佛(30次)
  • 往生(30次)
  • 素食汉堡(30次)
  • 大悲咒(30次)
  • 素食主义者(29次)
  • 瑜伽师地论(28次)
  • 释迦牟尼佛(28次)
  • 戒律(27次)
  • 长阿含经(27次)
  • 素食主义(27次)
  • 药师经(27次)
  • 文殊菩萨(27次)
  • u00e5(26次)
  • 持戒(26次)
  • 普贤菩萨(26次)
  • 金刚经(24次)
  • 念佛(24次)
  • 地藏菩萨(22次)
  • 素食厨师(20次)
  • 黄财神(20次)
  • 华严经(17次)
  • 二十四诸天(17次)
  • 奥地利(15次)
  • 孔雀明王(15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1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