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二方便品第二原典: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三)譬喻品第三原典: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勇跃,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四解品第四原典: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五药草喻品第五原典: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六授记品第六原典: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七化城喻品第七原典: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

判教,就是对释迦牟尼佛讲的教法进行分类。按佛祖讲经的时间分为五时间段:第一,华严时。佛祖成佛后,第一时间讲的就是《华严经》第二,阿含时,属于原始佛教,主要讲《阿..

财富是一个人福德的果报,佛教并不反对人拥有财富,相反佛教中对于福德是支持大家去拥有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

上根、中根、下根,佛在《法华经》中有个比喻,叫三草二木:上根的人像大树,中根的人像小树,下根的人像小草。天下大雨的时候,大树接收的雨水最多,小树接收的雨水少,小..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一皆忏悔。愿消三界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热搜词

  • 学佛(1070次)
  • 心经(619次)
  • 地藏经(550次)
  • 净界法师(531次)
  • 佛陀(95次)
  • 修行(80次)
  • 功德(66次)
  • 清芳庙(63次)
  • 观音菩萨(50次)
  • 楞严经(48次)
  • 吃素(46次)
  • 法华经(46次)
  • 无量寿经(46次)
  • 素食(45次)
  • 素食者(45次)
  • 莲花生大士(45次)
  • 药师佛(43次)
  • 大悲咒(42次)
  • 普贤菩萨(42次)
  • 戒律(41次)
  • 弥勒佛(41次)
  • 阿弥陀经(41次)
  • 释迦牟尼佛(40次)
  • 往生(39次)
  • 素食日(38次)
  • 护法(37次)
  • 瑜伽师地论(37次)
  • 普门品(36次)
  • 金刚经(36次)
  • 素食主义(36次)
  • 素食主义者(36次)
  • 放生(35次)
  • 文殊菩萨(34次)
  • 素食汉堡(34次)
  • u00e5(32次)
  • 念佛(32次)
  • 持戒(31次)
  • 长阿含经(30次)
  • 药师经(28次)
  • 地藏菩萨(28次)
  • 华严经(26次)
  • 素食厨师(21次)
  • 黄财神(20次)
  • 二十四诸天(17次)
  • 奥地利(16次)
  • 孔雀明王(15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u0097(2次)
  • \u00e5\u00ad\u0094\u00e9\u009b(1次)
  • \u00e6\u0099\u00ae\u00e8\u00b4(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