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五会念佛的念法:第一会,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二会,平上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三会,非缓非急念,南无阿弥陀佛。第四会,渐急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五会,四字转..

【经典原文】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无量寿经》【经文解释】第一句话是..

“若念佛者,当是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观无量寿经》如果学佛了,大家都互称师兄,也称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为友,大家在一起的..

弟子问道如果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弥陀佛能带他往生西方吗?当他死后子女其中一人请了法师为他皈依三宝,他能带业往生吗?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那当你说半信半疑的话,那可能..

如果平时这样长久串习念佛,一旦生病身体不安,或受死亡大苦时,也不会退失念佛,病死苦受不能转移念佛之心。以念阿弥陀佛为例,《无量寿经》说:“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

壹‧前言净土思想并不仅属于净土宗,也不只局限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土论》这三经一论的宝典;在许多大乘经论裡都提及净土法门,都可以看到..

法螺为密教常用的法器。译为商、珂贝,又称为法赢、宝螺、金刚螺、蠡、蠡贝、螺贝等。乐器之一种,在卷贝的尾端装上笛子而成。在经典中常以法螺之音悠扬深远来比喻佛陀说法..

第一个问题:如《无量寿经》佛言,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心?这个菩提心哪,也就是清净心。我们说发菩提心,不是嘴上说“我发菩提..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他就召集门人弟子来唱两部经,一部是《法华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唱完之后,他都有个偈子来提纲挈领地来概述,..

什么是禅?禅是五事方便,即通过五种方便法门来实现安心。禅的修行,讲一个“安心”,使心宁静、安定,远离妄念颠倒。道信的禅法中,讲到安心需要五种方便的方法,这其实是..

热搜词

  • 学佛(1063次)
  • 心经(615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5次)
  • 清芳庙(63次)
  • 修行(63次)
  • 佛陀(60次)
  • 功德(55次)
  • 无量寿经(27次)
  • u00e5(23次)
  • 放生(20次)
  • 楞严经(20次)
  • 瑜伽师地论(20次)
  • 素食(19次)
  • 弥勒佛(19次)
  • 观音菩萨(19次)
  • 药师经(19次)
  • 素食者(19次)
  • 素食日(19次)
  • 长阿含经(19次)
  • 素食汉堡(19次)
  • 念佛(18次)
  • 阿弥陀经(18次)
  • 法华经(18次)
  • 戒律(18次)
  • 护法(18次)
  • 莲花生大士(18次)
  • 释迦牟尼佛(18次)
  • 吃素(18次)
  • 普门品(17次)
  • 素食主义(17次)
  • 普贤菩萨(15次)
  • 地藏菩萨(15次)
  • 大悲咒(15次)
  • 文殊菩萨(15次)
  • 素食厨师(15次)
  • 二十四诸天(14次)
  • 黄财神(14次)
  • 持戒(14次)
  • 药师佛(13次)
  • 素食主义者(13次)
  • 孔雀明王(12次)
  • 往生(12次)
  • 奥地利(11次)
  • 金刚经(9次)
  • 华严经(9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