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摘自中国佛教协会《法音》2015年第7期“净土宗持名念佛的理论与修持探析” [2] 《观经》的经文并不长,但由于缺乏一条清晰的脉络,所以难以窥其堂奥,故而善导大师为此经注..

传统文化这么好,我们想学跟谁学?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想学没老师。没老师能不能学得成?能,答案能,问题就是你怎么个学法?你要有良好的心态,那就是孝亲、尊师,这是根本..

真正的修行,其实修行,实际上讲,修,就是要把我们的烦恼修下来,我们的执着修下来。洗除心垢,显明清白呀,《无量寿经》两句话,就是我们本具佛性,就从如来藏性、妙真如..

问: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只要得生净土,便可位登不退,我想这必定是指那些已经没有恶业的人吧。如果是带业而往生净土的人,也能证不退位吗?答:当然都可以证不退位。《大乘..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如《观无量寿经》言:有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南无无量寿佛,如是至心,..

问日: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指共何等众生耶?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

问:《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如何了解?难道在这个人世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日夜念佛,就超过了在神仙国际一百年的修行?答:对佛..

阿弥陀佛因地发心修道,启建大愿的过程,在诸多净宗经典,尤其在《无量寿经》中多有记载,经云: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出兴于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

由于释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别地留这部《无量寿经》作最后的救度,就能够知道这部《无量寿经》就是末法众生大总持的一个拯救法门。总持就叫陀罗尼,一法具一切法。末法众生病..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由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把这一念发心的功德回向往生,能得到上品下生的位次,哪怕其他的修行一概都没有做。但发..

热搜词

  • 学佛(1064次)
  • 心经(618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7次)
  • 佛陀(84次)
  • 修行(76次)
  • 功德(66次)
  • 清芳庙(63次)
  • 无量寿经(43次)
  • 吃素(41次)
  • 观音菩萨(40次)
  • 弥勒佛(40次)
  • 莲花生大士(38次)
  • 楞严经(38次)
  • 法华经(38次)
  • 素食者(37次)
  • 释迦牟尼佛(37次)
  • 阿弥陀经(37次)
  • 素食(36次)
  • 护法(35次)
  • 普门品(35次)
  • 素食日(34次)
  • 瑜伽师地论(33次)
  • 大悲咒(33次)
  • 戒律(32次)
  • 普贤菩萨(32次)
  • 素食汉堡(32次)
  • 往生(31次)
  • 放生(31次)
  • 素食主义者(31次)
  • 药师佛(30次)
  • 金刚经(30次)
  • 文殊菩萨(30次)
  • 素食主义(30次)
  • 长阿含经(28次)
  • 药师经(27次)
  • 持戒(27次)
  • u00e5(26次)
  • 念佛(25次)
  • 地藏菩萨(22次)
  • 华严经(21次)
  • 素食厨师(21次)
  • 黄财神(20次)
  • 二十四诸天(17次)
  • 孔雀明王(15次)
  • 奥地利(15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1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