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有也好,没有也好,都是为我们生起念佛求生净土的信心而示现。如果有信心,不退转,眼耳见闻都是瑞相,反之亦然。当年佛在世的时候有两只鹦鹉,生性聪敏,能听懂人说的话。..

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佛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你能信仰佛所说的成佛方法,依法实行,必将可以成佛。所以佛事的范围有狭义、..

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发什么样的心?一个念佛人要发四种心:第一是惭愧心,第二是欣庆心,第三是悲痛心,第四是感恩心。怎么叫惭愧..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

对于刚刚开始接触佛法并想要学习金刚乘教法的初学者来说,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学习佛法的重要性和皈依三宝的意义。我们需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佛,又是为什么要依止一位非..

高僧广钦老和尚曾经开示道:“在家居士想要有修有证是较困难的,还是‘舍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带业往生西方净土不要再堕娑婆才是最稳当的。”出家人有的为了度众生乘愿再来..

在所有的方法当中,念佛是最直接、最圆顿。那么如果我们再微细地分析呢,在三种的念佛当中,我们要找一个下手最简易、成功的比例最高、最稳当的,那就是以信愿的心来执持名..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

佛在心中,于世无争,戒贪瞋痴,管好自己。迷惑而信,不了解信仰的对象,盲目地信奉叫迷信。有些所谓信佛的人,经常上香跪拜、求神求菩萨,更有甚者到寺庙里吃斋念佛,以这..

念佛有很多种方法,我大略地说一说我平常用功的方法,我最用摄心念佛、用计数念佛,我计数念佛是跟印光法师,印光法师的《文钞》里面教我们用三声三声四声,我认为这位祖师..

热搜词

  • 学佛(1182次)
  • 心经(725次)
  • 地藏经(643次)
  • 净界法师(593次)
  • 修行(173次)
  • 楞严经(164次)
  • 佛陀(158次)
  • 吃素(146次)
  • 观音菩萨(144次)
  • 往生(142次)
  • 释迦牟尼佛(139次)
  • 戒律(136次)
  • 放生(134次)
  • 法华经(131次)
  • 念佛(130次)
  • 无量寿经(128次)
  • 普贤菩萨(127次)
  • 持戒(126次)
  • 大悲咒(126次)
  • 素食者(125次)
  • 文殊菩萨(123次)
  • 功德(122次)
  • 金刚经(119次)
  • 素食(113次)
  • 普门品(113次)
  • 药师佛(111次)
  • 弥勒佛(110次)
  • 素食日(108次)
  • 地藏菩萨(106次)
  • 护法(104次)
  • 莲花生大士(103次)
  • 瑜伽师地论(101次)
  • 素食主义者(101次)
  • 药师经(100次)
  • 华严经(98次)
  • 素食主义(95次)
  • 素食汉堡(86次)
  • 阿弥陀经(86次)
  • u00e5(83次)
  • 清芳庙(69次)
  • 素食厨师(64次)
  • 长阿含经(59次)
  • 孔雀明王(46次)
  • 黄财神(46次)
  • 奥地利(39次)
  • 二十四诸天(31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5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5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4次)
  • \u00e5\u00a5\u00a5\u00e5\u009c(4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