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印光大师根据《楞严经》以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方法,提到二个念佛的原则:第一个都摄六根,第二个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这是成就我们的专注力..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

一九五七年云居山有一位星明师,四十八岁,原是军人,后发心出家,来真如寺参学,他把定一句念佛是谁的话头,动静不断用心,一年多后工夫得力。一九五八年春,维修明月湖闸..

问:什么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大安法师答: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的一句话,这是念佛的方法。这个念佛圆通..

净土法门他是怎么拣择种性的?他不在三乘或者不定种性上拣,他是拣择的是决定种性。什么种性呢?只要你有佛性,你就是种性。还有没有佛性的众生吗?所以为什么说入道最简呢..

第六个问题,是讨论念佛和自己业障之间的轻重关系。那有人就问,依据《十善业道经》,说这个业道,这个业力这种因果,就像秤一样。那这个你加的分量重,它就会压下来。这个..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念到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

念佛法门,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均好念。若衣冠整齐、手脸洁净,出声念、默念,均可。若睡倒及衣冠不整齐,尚未洗漱,及到不洁净处..

南无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了。这一句佛号是整个佛法的大总持法门。一切修行法门里面最妙的法门,无过于念阿弥陀佛求生净..

念佛的利益真正是无量无边,要至心,至心就是一心,没有杂念,没有妄想,这个叫至心。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其他的统统放下,这就对了。所以他不是不消、不是不断,他没有..

热搜词

  • 学佛(1064次)
  • 心经(615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5次)
  • 佛陀(72次)
  • 修行(72次)
  • 清芳庙(63次)
  • 功德(60次)
  • 无量寿经(32次)
  • 弥勒佛(31次)
  • 吃素(31次)
  • 观音菩萨(29次)
  • 莲花生大士(29次)
  • 护法(28次)
  • 普门品(28次)
  • 法华经(27次)
  • 放生(26次)
  • 药师经(26次)
  • u00e5(25次)
  • 素食(24次)
  • 楞严经(24次)
  • 素食者(23次)
  • 药师佛(22次)
  • 长阿含经(22次)
  • 阿弥陀经(22次)
  • 瑜伽师地论(22次)
  • 素食日(22次)
  • 文殊菩萨(22次)
  • 素食主义(21次)
  • 念佛(21次)
  • 素食汉堡(21次)
  • 往生(20次)
  • 大悲咒(20次)
  • 戒律(20次)
  • 释迦牟尼佛(20次)
  • 持戒(19次)
  • 黄财神(18次)
  • 素食主义者(17次)
  • 素食厨师(17次)
  • 普贤菩萨(17次)
  • 二十四诸天(16次)
  • 地藏菩萨(16次)
  • 奥地利(14次)
  • 孔雀明王(14次)
  • 金刚经(14次)
  • 华严经(12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1次)
  • \u00e5\u0087\u0080\u00e7\u0095(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