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戊二 菩提果──如来不共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但菩萨,诸佛也是依此般若而得成佛的。凡是证得圆满觉悟的,都名为佛。所以经上说..

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

一切唯心造今天给大家讲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心经中的智慧——《心经》导读”。《..

诸法性空,但是因果不空。现在很多人没有真正明白空性的道理,如果你只修空性,不取舍因果,就不是正道,已经修偏了。所以我们要有空性的见解,同时也要仔细地取舍因果。诸..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资料图)原文: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文简而义丰,词约而理著。普令上..

按常规,这一个月是戒子的学习阶段,作为戒子的衍慈法师却被寺方推荐为戒子头,并请上台讲经,于是她在戒期中讲述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南华寺心经讲完后,又被请到云门..

不可不知诵经背后的两重含义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

佛教新佛教智慧修任何法,首先要先发心,然后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其中,发心很重要。同样是诵一遍《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大經專修 | 第424期我们几十年来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都没搞清楚,都没有讲到真相。看古人的注解,其实古人注解..

点击标题下方极简主义的禅 关注中国禅文艺第一微刊诵读:郑伟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

热搜词

  • 学佛(3632次)
  • 素食(2426次)
  • 佛陀(2019次)
  • 吃素(1911次)
  • 地藏经(1611次)
  • 净界法师(1587次)
  • 修行(1482次)
  • 往生(1464次)
  • 心经(1430次)
  • 放生(1391次)
  • 念佛(1286次)
  • 地藏菩萨(1276次)
  • 释迦牟尼佛(1226次)
  • 素食者(1067次)
  • 楞严经(1022次)
  • 金刚经(1010次)
  • 功德(975次)
  • 华严经(878次)
  • 素食主义(851次)
  • 观音菩萨(850次)
  • 持戒(849次)
  • 护法(844次)
  • 大悲咒(829次)
  • 戒律(765次)
  • 阿弥陀经(745次)
  • 文殊菩萨(712次)
  • 无量寿经(709次)
  • 素食主义者(701次)
  • 法华经(682次)
  • 普贤菩萨(650次)
  • 普门品(561次)
  • 药师佛(447次)
  • 药师经(358次)
  • 弥勒佛(348次)
  • 素食日(339次)
  • 莲花生大士(302次)
  • 瑜伽师地论(288次)
  • 素食汉堡(274次)
  • u00e5(263次)
  • 长阿含经(237次)
  • 云南(209次)
  • 素食厨师(190次)
  • 黄财神(178次)
  • 孔雀明王(143次)
  • 奥地利(108次)
  • 清芳庙(98次)
  • 二十四诸天(80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21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