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若想事业顺利、家庭和合、身体健康,必须要积累福德;若想修行无违缘,不误入歧途,必须要积累福德;若想开启智慧,乃至开悟、成佛,必须要积累福德。许多人对佛教的认识,..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份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学佛要深信因果,..

学佛应先解决三个问题(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惠雯)讲到学佛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为甚么要学佛?二、可以不学佛否?三、拿甚么去学..

【信心的重要】初学佛法的人,信心固然重要。哪怕是发了菩提心,积集福慧二种资粮的人,也没有超过信心的范围。信心,从开始进门一直到最后,都是需要的一个基础,即使是发..

有些人做世间俗务非常精明,脑筋很灵,因为无始以来串习太多了,一学佛法,学不来了,反应又慢,记也记不住,这种情况,肯定是往昔在三宝面前造了很重的恶业。怎么忏悔呢?..

我们学佛,学得非常踏实,快快乐乐。学佛,怎么个学法?要认真用佛的标准,改正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一定要用佛做标准,不可以用人做标准!佛的心、佛的行都在经典上,..

【不要学自己,要学佛】听经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成见扫掉,自己不要带一点点主观色彩的东西。然后才能够把佛的东西听得进去,否则的话,听到的东西都是跟你主观想法一样..

现在许多居士修行都会遇烦恼习气,这是学佛障碍,不是好事,我们要认清楚。怎么能去改善它,让修行更精进,一个人老实念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念佛。然而,一个人不..

一前言我的朋友们和我谈起佛教问题时,多数认为这总是一种神道设教的不科学的迷信学说,它的作用,莫非是“劝人为善”而已,因此不屑一顾;也有认为佛教所说的理虽很高深,..

学佛法,你的脑袋瓜要灵活,若想开智慧,一切事物都可以拿来做比喻。好多的事物,你可从那极浅处去体会,不要在深处的文字道理上钻,你钻不通的,越钻越胡涂,可是一想就是..

热搜词

  • 学佛(3567次)
  • 素食(2404次)
  • 佛陀(2000次)
  • 吃素(1887次)
  • 地藏经(1569次)
  • 修行(1458次)
  • 往生(1447次)
  • 净界法师(1445次)
  • 放生(1367次)
  • 心经(1345次)
  • 念佛(1265次)
  • 地藏菩萨(1256次)
  • 释迦牟尼佛(1202次)
  • 素食者(1043次)
  • 楞严经(1001次)
  • 金刚经(985次)
  • 功德(955次)
  • 华严经(858次)
  • 持戒(831次)
  • 素食主义(830次)
  • 观音菩萨(827次)
  • 护法(822次)
  • 大悲咒(804次)
  • 戒律(744次)
  • 阿弥陀经(718次)
  • 无量寿经(690次)
  • 文殊菩萨(689次)
  • 素食主义者(679次)
  • 法华经(667次)
  • 普贤菩萨(629次)
  • 普门品(536次)
  • 药师佛(438次)
  • 药师经(346次)
  • 弥勒佛(333次)
  • 素食日(331次)
  • 莲花生大士(291次)
  • 瑜伽师地论(278次)
  • 素食汉堡(262次)
  • u00e5(254次)
  • 长阿含经(212次)
  • 素食厨师(182次)
  • 黄财神(165次)
  • 孔雀明王(132次)
  • 奥地利(100次)
  • 清芳庙(95次)
  • 二十四诸天(73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18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8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18次)
  • \u00e7\u00b4\u00a0\u00e9\u00a3(18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