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学佛不难,学佛比学什么都容易,你一定要抓到纲领。学佛就是学不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觉而不迷。什么叫觉?晓得万法俱不可得,这就是觉。不可得,你就随缘了,就自在了,..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一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恼。怎么解决呢?还是没有掌握佛法的方法。虽然犯错误了,但是我们现在有佛法,可以改变啊!发现错误是好事,..

学佛的人要想成就,先要学自爱,爱什么?爱自己的佛种。什么是佛种?就是自性的觉正净。三皈里面讲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佛种,就是自性。自性迷了之后,..

居家学佛者,皆会供养佛像,朝暮礼拜文,以此践行信仰。佛陀灭后,化相三宝转为住持三宝。今日所供之佛像为佛宝,印刷之经卷为法宝,单身僧装素食之僧为僧宝。三宝具足,代..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慧律法师答∶刚硬的心叫做众生心;柔软心是佛菩萨的心,它永远慈悲地对待每一个众生。只有柔软心方可进入究竟第一义谛实相的..

学佛第一要守戒,戒律没有什么了不起,怎么说呢?它是个生活的规范,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比丘、比丘尼戒,它是佛教僧团生活的规范、道德、艺术,是一种民主社会的自我约束。..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也莫说了生死的话。但只是持戒也不是容易事,因为不顺习气,所以发不起持戒心。故《梵网经》佛诃责不受戒众生,畜生..

我们学佛、做人,永远要让别人占60%的好处,而我们自己只能占40%,这样的话,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就会增加自己人格的魅力。学佛人应该救度众生是60%,自修自得是40%,..

我们接着看注解,“前所开示,常住真心,人人本有,个个现成,本自清净,能生万法”。这几句,前面所说的常住真心,真中之真,主中之主。常住,常这个字是不生不灭,不是妄..

如果要觉悟的话,就不会有痛苦,会真正有欢喜。我觉得夫妻两个人不能相处,要把不能相处的原因找出来,然后把原因消除,你们不就百年好合了吗!一定要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

热搜词

  • 学佛(1087次)
  • 心经(638次)
  • 地藏经(589次)
  • 净界法师(545次)
  • 佛陀(117次)
  • 修行(103次)
  • 功德(87次)
  • 放生(78次)
  • 弥勒佛(75次)
  • 持戒(73次)
  • 观音菩萨(71次)
  • 楞严经(70次)
  • 法华经(70次)
  • 无量寿经(69次)
  • 素食者(67次)
  • 护法(67次)
  • 清芳庙(66次)
  • 普贤菩萨(65次)
  • 大悲咒(63次)
  • 吃素(61次)
  • 素食日(60次)
  • 阿弥陀经(60次)
  • 戒律(59次)
  • 释迦牟尼佛(59次)
  • 瑜伽师地论(59次)
  • 莲花生大士(57次)
  • 素食(56次)
  • 药师佛(54次)
  • 往生(53次)
  • 金刚经(52次)
  • 素食汉堡(51次)
  • 念佛(49次)
  • 普门品(48次)
  • 素食主义者(48次)
  • 文殊菩萨(47次)
  • 药师经(46次)
  • 素食主义(43次)
  • 地藏菩萨(40次)
  • u00e5(40次)
  • 长阿含经(38次)
  • 华严经(36次)
  • 素食厨师(31次)
  • 黄财神(25次)
  • 孔雀明王(23次)
  • 奥地利(20次)
  • 二十四诸天(20次)
  • \u00e5\u008a\u009f\u00e5\u00be(4次)
  • \u00e4\u00ba\u008c\u00e5\u008d(3次)
  • \u00e5\u00ad\u0094\u00e9\u009b(3次)
  • \u00e4\u00bf\u00ae\u00e8\u00a1(3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