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与人谈及功德时,以达摩初化梁武帝为例,告诉对方此公案中,达摩说无功德。但对方纠正我应为福报,是否为福报。这个事情要讲清楚、要讲明白。达摩到中国来,见到梁武帝,梁..

我们要想积功累德,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不被外面境界所转,看到怎样不如意的境界也不发脾气、也不冲动,这样子你的功德才能够累积。功德累积多了,就开智慧,这是很要紧的..

一、 一颗感恩心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恩,感恩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一句感恩,能令人心生欢喜,赢得他人的尊重与爱戴。感恩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能激发无限的潜..

恭敬求法佛法要在恭敬中求,多一分恭敬就多一分功德。《毗奈耶经》和《本生传》中提到:在讲经说法的场合,不要对态度不恭敬的人、没生病却包头巾、戴帽子的人、打伞、拿手..

欲界众生的心刹那不住,始终散乱、耽著于外境,因此得不到真实的快乐。古代禅师们常以禅悦为食,而现在人如果也能修习禅定,不仅可以让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能保有良好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己二、..

佛法不是出世间法吗?为何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具足出世间之功德者,人人都会生起羡慕之心并加以赞叹。那么这种功德又是如何生起的呢?作为修行者,我们只有得..

何人稍财能知足,彼者财富用不尽, 若无知足求财者,恒临痛苦如雨水。 任何一个人,稍微得到一点钱财就能知足的话,那么他的财富就多得享用不尽。如果毫不知足地求取财富,..

有一次,冈波巴尊者问上师米拉日巴尊者:“积累资粮的方法,究竟是哪一个最殊胜、最无上?”尊者回答说:“密集金刚和金刚四座等续部中都说:‘供养三世一切佛,不如供师一..

我认为,学习因明的首要目标是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生起不共的信心。这种不共的信心,应该是通过理证的渠道在自相续当中引生,直至最终产生不可退转的定解。学习因明,就具有这..

热搜词

  • 学佛(1064次)
  • 心经(615次)
  • 地藏经(547次)
  • 净界法师(516次)
  • 修行(75次)
  • 佛陀(74次)
  • 功德(65次)
  • 清芳庙(63次)
  • 无量寿经(37次)
  • 吃素(32次)
  • 弥勒佛(32次)
  • 法华经(32次)
  • 观音菩萨(31次)
  • 普门品(31次)
  • 护法(31次)
  • 莲花生大士(30次)
  • 放生(28次)
  • 楞严经(26次)
  • 素食(26次)
  • 往生(26次)
  • 药师经(26次)
  • 素食日(26次)
  • u00e5(25次)
  • 素食汉堡(25次)
  • 阿弥陀经(24次)
  • 药师佛(23次)
  • 持戒(23次)
  • 素食者(23次)
  • 文殊菩萨(23次)
  • 长阿含经(22次)
  • 瑜伽师地论(22次)
  • 素食主义(22次)
  • 大悲咒(22次)
  • 戒律(21次)
  • 念佛(21次)
  • 释迦牟尼佛(21次)
  • 黄财神(19次)
  • 素食厨师(19次)
  • 普贤菩萨(19次)
  • 金刚经(19次)
  • 素食主义者(18次)
  • 地藏菩萨(17次)
  • 二十四诸天(16次)
  • 孔雀明王(15次)
  • 华严经(15次)
  • 奥地利(15次)
  • \\u00e5\\u009c\\u00b0\\u00e8\\(2次)
  • \u00e8\u008d\u00af\u00e5\u00b8(1次)
  • \u00e7\u0091\u009c\u00e4\u00bc(1次)
  • \u00e5\u00bf\u00b5\u00e4\u00bd(1次)
  •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