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警醒并共同戒杀生,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

茫茫大苦海,观音为救苦之人。倘若每个人都能够恳切至诚持诵圣号,天地亦当易位,日月亦当倒行,有感必通,一定会有大效验。

但是我们念佛也好,念观音菩萨圣号也好,念的时候一定要恳切至诚、要多念,若是心不在焉、泛泛念个一两句就想得到起死回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不是不肯帮助我们,是因为我们的心若不恳切,无法跟菩萨的心链接,菩萨想帮也帮不到我们。

原文:又加时疫,此众生同分恶业所感。祈遍令乡人同戒杀生,念观世音圣号,以期疫疠消灭。果能恳切至诚,决定有大效验。茫茫大苦海,观音为救苦之人。倘人各志诚持诵,若或疫死,天地亦当易位,日月亦当倒行。若泛泛默念一句、二句,即欲得起死回生之效,虽菩萨大慈,非不肯救济,但以彼心不真切,决难感通。(节选自《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吴居士书》)

2、戒杀放生者绝少遇到瘟疫等灾横

一个人若无杀业,即使遇到贼寇,贼寇也会对他生出善心,不会对他进行杀戮,更何况是瘟疫、水火这些灾难横事呢,戒杀放生的人绝少会遇到。

有人说世界上贫穷患难的人多的是,有钱应该去帮助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救本该被人吃的动物?这是因为很多人不明白戒杀放生的原因。

贫穷的人我们也要随分随力地周济,但他们虽然可怜,却还不至于面临死亡。而动物如果不去救的话,马上就会被烹煮杀戮。人和动物虽然不同,但佛性是一样的。

它们这一世沦为了动物,我们有幸得到了人身,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人类,可以任意吃掉它们,一旦它们的罪业受完,我们的福报享尽时,难免会从头偿还,将来也会被它们吃掉。

要知道,战争、瘟疫等这些大劫难,都是人类宿世的杀业所感召来的。从这个角度看,爱护众生原本就是在爱护我们自己啊。

原文:子未知如来教人戒杀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难免从头偿还,充彼口腹。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若无杀业,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又况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是知护生,原属护自。(印光大师《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3、念观音菩萨决定可以不遭瘟疫

念观音菩萨,不单单只是邀集莲友们念,应当在村中以及近村宣传告知,无论男女老少,通通都吃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家各人在 各人家里,一边做事一边念。在行住坐卧中常常念,这样,绝对可以不遭受瘟疫的祸害。

前年各地方霍乱流行相当严重,陕西澄城县寺前镇附近,因此死了数百人。一位皈依弟子,村子里有五六十户人家,人人都让他念观音菩萨,只死了两个坏人,其他的人都安然无恙。

甘肃省甘谷县何鸿吉居士提倡念佛,凡是念佛的地方,瘟疫不进入地界。你邀集莲友念,是小办法。教全村中男女老少统统都念,是大办法。最好吃净素念,如果做不到,也要少吃。即使未吃素,也要念。

在这个凶险之时,只有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才能救护大家的性命。那些怕死想要安乐的人,应当不至于仍然不以为然而忽略念颂菩萨圣号。

原文:念观音,不独邀净友念,当于村中及近村宣告,无论老幼男女,通皆吃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家各人在各人家里,一路做事一路念。于行住坐卧中常念,决定可以不遭瘟疫。前年各处虎疫甚剧,陕西澄城县寺前镇附近,死数百人,一弟子村中有五六十家,人皆令念,只死两个坏人,余均无恙。甘肃甘谷何鸿吉居士提倡念佛,凡念佛处,疫不入境。汝邀净友念,是小办法。教全村中老幼男女念,是大办法。顶好吃净素,如其不能,亦须少吃。即未吃素,亦要念。当此凶险之时,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为能救护。彼怕死愿安乐者,当不至犹不以为然而忽之。(印光大师《三编·复穆宗净居士书二》)

4、灾难时念观音可转危为安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早就已经成佛了。法号为:正法明如来。只是因为感念众生的苦难之心没有止境,爱护众生希望给以安乐之愿没有边际,所以在十方世界,普遍化现菩萨以及人、天凡圣等等身份,来布施众生以无所畏怖,给以彻底的救济和度脱。

《普门品》说:“应当用什么身份得以度脱的人,菩萨就会现什么样的身相而为之说法。”菩萨不但现作有情之身,就是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林、殿阁,也能够随顺众生的根机而为变现。总是以众生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自己的职责。

所以,凡是遇到战争、水火灾害、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的事情,如果能够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就可以承蒙菩萨加持、护佑,转危为安。

而现在,杀戮的浩劫充满世界,全球都没有安乐的和平之地,也没有可以幸免战火侵害的人。

希望中外同胞,共同称念观音圣号,共同以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慈悲之心作为自己的存心,共同以观音菩萨利益他人利益动物之事作为自己的职责。这样,便能够是非人我的念头停息,斗争平息,自然可以共同拥有太平盛世,共同享受天伦之乐。

原文: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总以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事。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愿中外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同以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音菩萨利人利物之事为事。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乐天常。(印光大师《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

5、亦可加持大悲水饮用

现在瘟疫流行,妻子、孩子染病,应该让他们每个人都至诚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你如果会念《大悲咒》,应当加持大悲水让他们饮用,自然可以痊愈,而不必急切求助于医药来救治。

原文:时疫流行,妻子罹病,当令彼等各各志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汝若会念《大悲咒》,当加持大悲水令服,自可痊愈,正不必汲汲于医疗也。(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复吴沧洲居士书》)

点赞推荐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者,此有二义:一者,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念佛往生,古称径路。而念佛一法,复有多门,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鹤冲鹏举,骥骤龙飞,不疾不行,而速而至,径中径矣。《弥陀疏钞..

佛是指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及由他所说出、记载在经典中的十方诸佛。譬如: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等等。以释迦牟尼佛来说,他是佛教的创立者,我们今天所以能听闻佛法,受到佛教的滋润..

敏不息尊者敏不息尊者,敏,即智。尊者机根聪明锋利,又勤于修习,己获佛的智慧,有如江水川流不息,既断烦恼,达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异之相,怜悯众生不知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乐,便随其意而拔苦与乐,永不止..

以下以五个故事来说明,情缘与爱欲的感人及对修行影响的深远,希望药师山佛弟子们深思。故事(一)话说三千五百年前,释某某为道场高僧,多生多世为清修者,以戒为师,累生累世以办道业、盖道场成就众多修行者,是一..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法执的表现一般都是执着乃至停留在对经论的研究上,整天钻在经论里不停地研究佛法,甚至研究到钻牛角尖的地步,反而使自己脑子不停地在想问题。甚至执着在经论..

幸福≠财富对缺衣少食之人来说,有了必需的财富,确实可以带来一定的幸福。然而,当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财富的增长就不会带来幸福的持续增长了。举例来说:从没有房子过渡到拥有一套房子,你的内心会有强烈的幸福感..

关于婴灵超度的亲身经历缘主的劝谏文日后我们把缘主写的文章,也专门整理下,名字便叫做《关于婴灵的缘主劝谏文》,便按照第一、二、三篇的顺序来发。也希望很多已经超度过的缘主,都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写一下,或许师..

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天人问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萨至三世如来同赞叹 十方菩萨共皈依我今宿植善因缘称扬地藏真功德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

演培法师(1917~1996年)江苏江都人,俗姓李。号谛观。年十二,依高邮临泽福田庵常善和尚披剃。十八岁,于宝应福寿院受具足戒。初就观宗讲寺受天台教观,次游闽南、觉津、汉藏诸学院,研习性、相二宗之旨,兼闻西藏..

佛法传到中国来,唐、宋大兴的时期,多少文人、伟人在宗门下这个法门上得到了大的利益。到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一千七百公案。宗门下这一法是直接了透、最上乘的法。如果你过去真的有个深厚的善根,在这个法门上也修行过..

一般我们只能看到经书上所记述的,五阴净了是何等何等的境界。实际上到了真净现前时,我们还是难以区别啊!我在云居山跟随虚云老和尚的时期,有过一个亲身的体会。老和尚那时已是一百一十八岁了,他在中午休息时,有..

般若是梵语(prajna),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华译为智慧,谓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是名智慧。般若可分为三种:一、实相般若:实相(梵语dharmata)即众生本具真如,离一切虚妄相,为般若之实性,这是..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遣令度..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九、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生,而亟欲灭生以求无生,弥求弥远。今以求生净土,乃悟无生,入有得空,即凡成圣,可谓通玄秘诀,换骨神丹。这是教起所因第九重法义净土法门善巧显示:因于信..

如果要成就如来就是佛这样的功德之门,那你应该怎么做呢?你对于这个成佛之果很神往,那你怎么得到呢?这就要谈成佛的因行,成佛的因行就应当修行十种广大行愿。这十种是从无量的行愿之海概述出来的,十这个数字在《..

从临终关怀助念当中找出不足,什么不足啊?第一、我们对佛的信心足不足,不是找临命终人不足。第二、看看自己对无常观到底认知多深,落实多少,看破多少,放下多少,自己看自己,不是看别人,我们把法教导给别人都挺..

只有在凛冽寒风里颤抖的人,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同样地,饱尝人生的折磨者,始能领悟到生命的可贵。 ——禅语一个人喝茶的年头久了,便会悟出许多的人生况味。其实,人生也是一杯茶。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

    《学佛释疑》感恩您转发支持学佛释疑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学佛释疑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94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