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佛教修行的次第和佛法的善巧
佛法教学的善巧。‘善巧’:是指办法十分的好、十分的巧妙,假如咱们不知道,就很难学到佛法真实的大利。佛法修学能够分为四个阶段,便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信、解、行、证。’
榜首、‘信’,能信便是缘老练了。咱们常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缘?便是他能信。能信,表明缘老练了;不能信任,便是缘没老练。所以佛度众生,必定是度能够信任的这些人。佛家跟其他宗教不相同,其他宗教信了就能够得救,佛法‘信’是表明能够入门。‘信’了之后必定要‘解’(了解)。佛法所说的是国际人生的本相,因此,‘解’便是了解国际人生的本相。真的了解之后,才修行。所以‘行’是树立在‘解’的根底上。在理论没弄清楚、办法也不理解的时分,怎样能‘行’呢?这种‘行’便是‘盲修瞎练’,不是真实的‘行’;真实的‘行’,是有理论的根底、正确的办法。‘行’最后的目的是要到达‘证’,‘证’才是真实得受用。什么叫做‘证’呢?简单的说,便是把自己所信、所解、所行的,在日常日子傍边,通通用得著、通通融合了,这便是‘证’。譬如咱们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边所说的,便是咱们所想的、所行的,咱们所行、所想的便是经,经跟日子融化成一致了,这是‘证’,这个叫真如,佛法可贵的当地是在此地。
所以必定要知道修行的次序——‘信、解、行、证’。‘信’,榜首、要信任自己。这是佛家讲‘信’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当地。信神是宗教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自己’,不是信外面。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原本成佛、信自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信自己真性被染污,只要咱们把染污去掉恢复自性,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假如常常觉得:唉呀!我罪业深重;烦恼、恐怕自己不能成果。这种人就注定不能成果了。为什么不能成果呢?他不信任自己能成果,佛菩萨再大的神通、智慧、道力协助他,也不行。佛菩萨是协助能站得起来的人,他自己站不起来,佛菩萨对他无可奈何。所以说榜首个是信自。
第二、信他。‘他’是指佛法。佛在经典跟咱们讲这么多道理、办法,咱们信任按照这个理论,按照这个办法去修行,自己决议能成果。所以先信‘自’,后信‘他’。蕅益大师又把他扩大为信任‘理’(道理),信任‘事’。‘事’从那里来?‘事’从‘理’上来。‘理’是清净心、是真如本性(诚心),全部全部万象都是从‘理’显现出来的。这些现象怎样会显现出来呢?这里有因有果,并且因果是连续的、循环的。前面一个因结了果,果又是因,因又成果,如此循环、重叠无尽的。这些事实咱们都要能够明晰、能够信任。从这里树立决心,然后求‘解’——求全部灵通明晰——,这样子自己修行才没有疑惑,才会有高兴,才没有障碍。
佛法的办法与修行次序,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咱们发现许多人修学佛法许多年,依然茫无头绪。佛法十分博大精深,释教不像基督教只要一本《圣经》,释教有汉传、藏传、南传,汉传释教又有八大宗派。
对于一个修行佛法的人而言,假如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引导,光凭自己去修学是蛮难的。可是现在在咱们释教界而言,真实能够给信众一个十分合理的引导的老师、办法并不是许多。所以许多人皈依之后,或许就成了孤儿了,没人管了。还有的人呢,自己不甘心,会去看许多书、许多经典。但在修学佛法上,仍是茫无头绪。即便对佛法在道理上能有所体会,能不能用的起来呢,能不能真实用佛法来改变你的生命、改变你的人生,用佛法去对治你的烦恼,把你所学的佛法落实到修行上,能不能做得到呢?恐怕许多人仍是做不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咱们传统的佛法一直缺乏一个群众化的修学系统。咱们传统的每一个宗派都代表着一个修学系统,比方说天台宗、法相宗、唯识宗、三论宗,每一个宗派都是一个修学系统。可是让咱们现在的人去学习那些宗派,对咱们现在社会上的居士们,蛮困难的。即便是咱们佛学院的学生,假如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学上五年、十年,依然仍是分不清东西南北。所以我觉得修学佛法对群众而言需求有一个简明的修学系统。
一个简明的修学系统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要对佛法的基本要素十分清楚。比方说佛法有几个要素?对释教的修学你必须具有哪几点?
我认为佛法的基本要素有五个,五大要素。榜首是皈依,第二是发心,第三是戒律,第四是正见,第五是止观。佛法起码有这么五个要素。榜首点要做到,我学佛法,我究竟要捉住什么,捉住哪一些办法我就等于捉住佛法了。不论你是汉传、藏传、仍是南传,不论你是念佛仍是参禅,不论你是看什么经论,可是万变不离其宗,你必须环绕这样一些办法去修学。这是榜首点。
第二是它需求一个清晰的修学目的。也便是咱们现在所讲的次序。假如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次序的话,这个学习就会很紊乱。有的人从一开始就触摸禅宗,几乎高兴得不得了,十分喜爱禅宗的公案,听了一大堆,用不起来。有的人喜爱教理,可是这个教理学了半天,怎样用啊?不理解。这是没有次序。
咱们传统的释教考究的是圆和顿,有不重视次序的特点。所以咱们现代人修学佛法也不重视次序。由于没有次序,所以这个修学佛法就很难修上去。就算你念佛参禅能够得到一点小小的体会,可是你没有一个相应的根底,修行仍是上不去,你只能到某一个阶段,得到一些体会。由于就像一棵树,假如没有肥美的土壤作为根底,是长不大的。咱们修行的道理其实也是这样。它要有根底、有次序。
第三是要有可操作性。比方说咱们修行分为五步,每一步应该怎样做,到达什么样的规范,需求有一个量化的东西。假如咱们没有一个量化的东西,比方咱们念佛,现已念了一百年了,可是你也不知道你念到什么当地,念到什么程度了,能不能往生西方啊?自己仍是没有决心。参禅的一天到晚在那里参着,但你参什么?参到哪里去了?咱们仍是不清楚。原因是什么呢?便是由于咱们多数人对佛法的办法次序都不清楚。所以在学教的进程中才会呈现这样一些问题。参禅的人,现在禅在社会上很时尚,尤其是文人禅、文字禅。咱们各地也有蛮多的禅堂,有不少人在打坐参禅。可是参禅你到底要参什么?参,便是一种寻找,寻找什么?你到底要找什么?假如你对你要找的这个对象不是很清楚的话,那你在那里找不是瞎找吗?瞎找要出危险的。由于你瞎找就有或许找错了。你没有教理的根底,你就不知道你在找什么?假如你有教理的这种正见的根底,你才有或许知道你在找什么,你不要找什么。由于咱们在理解咱们要找什么的同时,就意味着咱们理解咱们不要什么。
参禅要明心见性,这是心肠的东西,是心肠法门。它是向咱们的心里去寻找。可咱们的心里啊是一个极为杂乱的国际,比外在的国际要杂乱得多、艰深得多。你不知道你要找什么,你怎样找啊?还有你用什么办法去找,这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事实上需求有一个人来带着你,就像咱们去一个当地去探险,参禅有点像去探险相同。假如咱们去探险,最好需求有一个对路程特别了解的人;没有一个对路程了解的人,那就或许很危险。
所以参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你需求知道你要找什么,另一方面你要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才干找到。它需求一个正确的办法,比方参话头啊,起疑情啊,咱们隋唐时期的祖师在禅宗这个怎样打开咱们的原本面目方面,都有十分多、十分好的用心办法。关键是咱们能不能用起来,有没有怎样用的辅导。所以咱们需求方针很清晰。别的干事,在释教里边干事也是一种修行,可是干事也或许不是一种修行,由于干事关键是懂得咱们用什么样的心去干事。由于咱们现代人干事都是寻求一种外在的成果,客观上的成果。你看社会上许多人是在干事的进程中把心做坏的,在咱们释教界也会呈现这种问题。许多人或许事情做得越大,心里离佛法的本质就越来越远。由于他不理解得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来干事。只是寻求一种外在的成果。当咱们说到干事的时分,这里边联系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咱们修学佛法,它的重心究竟在哪里?比方说咱们学习教理的人,它的重心咱们有或许放在教理上。咱们干事的人,咱们或许把重点放在事上,把事做好。但事实上,真实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干事学教都只是一种便利,都只是一种相对的重心。
咱们修学佛法真实的重心是在咱们的心里,咱们学习教理是为了改变咱们的心里,是为调整咱们心里服务的。咱们干事的进程本身便是一个调心的进程。干事的进程中必须有一种正确的发心,没有正确的发心,咱们很或许事情做得越大,咱们心里离佛法就会越来越悠远。由于咱们在干事进程中很或许把咱们全部的凡夫心、尘俗心通通都给调集起来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咱们学习佛法的重心正是咱们的心。现在社会上最大的问题便是人心的问题。二十一世纪最大的问题便是人的心态欠好,人的精力问题。现代人过分关注物质的国际,很少去关注咱们的心里。事实上,真实跟咱们的生命、跟咱们的人生联系最密切的,恰恰是咱们心里,咱们的心。心是一个什么东西?心,它的界说,是具有挑选和发明的作用。每个人在咱们生长的进程中,便是一个不断挑选的进程。比方说咱们读书,咱们读什么校园,不读什么校园;或许咱们作业之后,做这个作业,不做那个作业;咱们在人际联系中,交这个朋友不交那个朋友;咱们在挑选对象的时分,咱们挑选这个男孩子不挑选那个男孩子,或许挑选这个女孩子不挑选那个女孩子,这个进程都由谁来决议啊?都是咱们的心在决议。除了心以外,你们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东西具有挑选的才能?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没有挑选的才能,只要咱们的心有挑选的才能。同时咱们的心还具有发明的才能。咱们挑选了之后就会去发明。所以人类的国际是人类的心里发明出来的。咱们或许会说,是我的手啊脚啊发明出来的。但真实能够发明的不仅仅是手的问题,而是由于你的心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人和动物相比,人类为什么有五千年的文明,而动物没有,为什么?由于人具有理性的思维才能而动物没有。真实从身体上这个才能来说,动物或许超越咱们。你看鸟会飞,鱼能够日子在水里,还有许多动物都跑得很快,可是咱们人能超越动物,最主要还在于人具有这种抽象思维的才能,所以人类能发明五千年的文明,人还能成贤成圣,成佛做祖。咱们挑选什么这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