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戒之在色赋


第一章:戒淫训文及格言

第三节 戒之在色赋

(前言:《戒之在色赋》是越中一位读书名士商子拜亭,有一夜梦见文昌帝君告诉他说:‘你有写赋的才华,何不作一篇戒色赋,替我唤醒世人?‘拜亭梦醒后,便提笔写赋,下笔时好像有神相助,字字句句,顺畅达意,令人见了,怵目惊心,但愿天下文人才士,能仔细阅读,并且体悟色相本空之理,慎防淫报可怕之事,从此戒色守德。由于赋文是字句对称而成,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就无法保有‘赋’的面貌及‘赋’的对称畅达。因此本篇赋文,译者未作翻译,谨以原文供陈于后。)

戒之在色赋

荡荡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痴呆难卖。亦念夫夫妇妇,正家道以无乖。庶几子子孙孙,肃闺门而勿坏。如何钻穴,绝无烦蛱蝶之媒。竟至逾墙,偿不了鸳鸯之债。万恶以淫为首,曾榜森罗。百殃悉降于身,非徒夭瘵。削他桂籍,生前则穷巷空悲。斩尔椒条,死后之茺茔孰拜。个个《中庸》记得,九经忘远色之经。人人《论语》读完,三戒昧少时之戒。血气多缘未定,智愚那得不移。和也者,财先可饵。强乎哉,力莫能支。刑于寡妻,破节而故夫暗泣。搂其处子,含羞而新妇群疑。以佣妪为易奸,麂而忽聚。以乳娘为可犯。蛊岂堪医。美婢调来,狮吼之威教遍受。顽童比及,龙阳之丑更难知。带肉骷髅,偏喜狎颠狂之妓。低眉菩萨,亦怒污清净之调尼。传曰:男有室,女有家,毋相渎也。礼云:内外乱,禽兽行,则必灭之。则有舌上灿花,毫端错彩,诱人颠坠于邪山,罚尔沉沦于苦海。自诩文人才子,风流之趣话频翻。遂令怨女旷夫,月下之佳期早待。好谈中,一言伤天地之和。妄著淫书,万劫受泥犁之罪。演出横陈之剧,声音笑貌,谁则弗思。描来秘戏之图,袒裼裸裎,焉能不浼。酣歌艳曲,魂已荡而魄已消,伪造仙方,阳可补而阴可采。是皆导入三途,能不孽添百倍。放郑声而有训,此语应闻。思鲁颂以无邪,其言犹在。何勿念淫,转而好德。无思乃保无为,有物本来有则。想到悬崖撒手,欲火难红。急从彼岸回头,狂澜勿黑。过而能改,福尚可以自求。善更能迁,祝定消于不测。绿衣引去,洪学士之上寿还登。黄纸标来,项秀才之高魁旋得。出乎尔,反乎尔,报应分明。不可?? ,犹可违,挽回顷刻。罪不加悔过之人,梦已入清凉之国。非礼勿动,衾影中浩浩其天。反身而诚,伦纪中贤贤易色。乐尔妻孥,毕其嫁娶。夭桃各咏于归,少艾焉容外慕。鸾帏梦畅,提头而人面模糊。尽管词新,拔舌鬼形恐怖。戒得心中如铁,法网讵罹。色原头上从刀,杀机已露。生贪有限之欢,没受无穷之苦。能忍坚忍很忍,

便致神钦。视淫意淫语淫,都防天怒。奔远要拒,风清月明之吟。烈更须扬,露蛱雪江之句。自己闺房之乐,亦莫常耽。他人床弟之言,胡堪轻诉。表楼薄幸,休教纵欲三年。白璧无瑕,只在开情一赋。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经典故事》感恩您转发支持经典故事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经典故事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931/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