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徒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非常甚深广大,在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很难于完全精通。但只要是有信心和智慧,在这里为大家作一个基本的介绍:

首先是观修人身难得。不管从哪方面进行观察,得到人生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人身之后能够真正遇到佛法又是很难的,犹如昙花一现以及类似的各种比喻。学习佛法的人相当少,学习佛法的人当中,能够真正地闻思修行,严格地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内心相续真实地融入于佛陀的教诲与智慧之中,这种人又是极为罕见,犹如白日的星星。所以第一个必须明确认识的是,大家都应该极为珍惜自己宝贵的人生。

第二是寿命无常。我们这个非常难得的人身并不是恒常坚固永久不坏的,就像爱因斯坦曾经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些终有一死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只作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所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学习佛法和其它有用的知识。古人曾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没有抓紧时间认真学习,那么我们宝贵的人生相当的短暂,就像夏天的鲜花,现在还是青少年、壮年的那些人转眼间就会衰老。人生就如闪电,我们在这样一个转瞬即逝的人生当中不应该再浪费时间,像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人经常打麻将、跳舞、看电视等等,纵情声色,浪费时间,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就使自己珍宝般的人生变成了陶盘土器,很是可惜。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告诫乐行王时说:“这种人是用金盘来盛粪尿”。我们应该时时鞭策自己,内心要真正生起人生无常珍惜时间的概念。

第三个,也是极为重要的,即要真正相信因果不虚。若没有佛法知识,这一点很难以做到,因为因果牵涉到的道理极为甚深微妙,佛教里面也讲圣者中除了只有佛能完全窥破因果的奥秘外,就连获得六通的阿罗汉也不能通达。更何况说现在世间上的人,他们以有限的分别智慧,即使用十万个不同的仪器去观察,也得不出一个尽善尽美的结论。因此我们相信因果必须以佛教里的圣言量为准,以前高僧大德们的开示训诫为证。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因果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就像龙树菩萨所说:“用刀割身体立即就能起作用,造善恶业的果报虽然不一定能这样迅速地显现出来,但即使经过千百万劫之后也是不能毁灭的。”相信因果是第三个必须要牢固树立起来的世界观。

第四是轮回痛苦。人死了以后并不像水干枯了或者是灯完全熄灭了,而是必定为自己前世的业力所转,再次于三界六道轮回中转生。转生的范围很广大,所能见到的有人和旁生,看不见的有天人、阿修罗、饿鬼和地狱,若以详细的智慧进行观察,三界轮回中没有一处是值得贪恋的,像《法华经》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我们需要从六道的轮回中解脱,有许多法门可以修习,其中最主要的在显宗是往生极乐净土,在密宗是修习大圆满,依靠这些殊胜的法门,自古以来成就的大德不可计数。

第五,上面所讲的殊胜解脱,一定需要上师的指引。不但佛教当中,即使世间上的一门手艺学问也需要依赖一个善巧的老师;佛法深广如海,如果没有上师的引导,佛法的奥妙就无法得到正确理解,因此依止佛教上师是佛法修行中最根本的先决条件和成就的原因。以小乘、大乘、密乘的要求,一个人必须要具足一定条件才能有资格成为别人的上师,我们在依止合格具功德的上师过程中,应该像佛门前辈那样排除万难,以苦行的方法来了解上师的究竟智慧。

第六是皈依三宝。是否皈依三宝是内教与外道的区分点,皈依三宝即是皈依佛,不再敬礼仍于轮回生死大海中漂沉的诸天神等外道邪天;皈依法,不复损恼有情,应猛厉精进尽力护持; 皈依僧,凡于佛教及佛教大师无有信心的外道种类,不再亲依为侣与其共处。总之皈依的含义即是诚心诚意地依靠三宝,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舍弃。根据佛经论典,皈依三宝后即有三十六尊善神及其眷属,日夜守护其人,令其安乐。

第七是发无上菩提心。发心是佛教里大乘和小乘的分界点,发心即是要立下为度化无边众生而成佛的誓言。众生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生死轮回,其间互相作了无数次的父母,举目所及,皆为自己父母的转生,虽则形象有变,往昔养育自己之恩情未灭,故应帮助、度化他们成佛,获得最无上的安乐与幸福。发菩提心主要应持守的戒条,就是不舍弃众生并且努力行持六波罗蜜,这样发心的功德无量无边,如《父子相会经》所说:“如诸众生界无量,发心功德亦无量。”

第八是忏悔业障。入了佛门以后要精进地忏悔无始以来直至今生所有的罪业,包括能回忆起来的,也包括所有不能回忆起来的罪业。如果不忏除罪障,就无法从轮回的痛苦中得到解脱,所以要用各种修法来忏悔业障,令其清净。在各种忏罪法中,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特别殊胜。据《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说:“若具足四对治力,如法念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后,则破根本誓言罪也能清净,且今生能成办一切所愿之义,来世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等自己所欲的净土。”

第九是积累资粮。为了成就无上佛果,忏罪之后就要积极地积累资粮,通过供曼茶,用须弥山、四大部洲等世界庄严来供养诸佛菩萨,用这种方法可以积累无穷的福德资粮,这是成佛的必要条件,就像只有在深厚的沃土上才能生长出参天大树一样。

若具备了以上所讲的修法,即能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佛教徒。若想彻底解脱轮回的痛苦,还应修习更高深的法门,即是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以及一切诸法之顶——能够即生成就无上佛果的大圆满法门。或者在上述修法的基础上,一心祈祷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虔诚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刹土。

点赞推荐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修行》感恩您转发支持修行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修行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911/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