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大明咒


〖咒语内容〗

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

〖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箴言、六字真言、嘛呢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

〖《六字大明咒》的三十三种好处〗

“唵嘛呢叭咪吽”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六字大明咒》具有微妙不可思议功德,又具无量三昧法门,一切金刚护法、天龙八部,无不喜欢拥护。佛教认为,若此真言着于身、触于手、藏于家,或书于门,皆得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所求,无不满足。

1、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2、若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身中项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见是戴持之人,则同见于金刚之身;又如见于舍利窣堵波,又如见于如来,又如见于具一俱胝智慧者。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人得无尽辩才,得清净智聚,得大慈悲。

4、如是之人得具六波罗蜜多圆满功德,是人得天转轮灌顶,是人于其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所触之人发起慈心,离诸瞋毒,当得不退转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5、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触于余人之身,蒙所触者,是人速得菩萨之位;若是戴持之人,见其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乃至异类诸有情身,如是得所见者,悉皆速得菩萨之位。

6、如是受持六字大明咒之人,永不受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而得不可思议相应念诵。

7、若得彼(六字大明咒)者,不可思议无量禅定相应,即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解脱门、见涅槃地;贪瞋永灭、法藏圆满;破坏五趣轮回、净诸地狱;断除烦恼、救度傍生;圆满法味一切智智、演说无尽。

8、若有人书写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者,则同书写八万四千法藏而无有异。

9、若有人以天金宝,造作如微尘数如来、应、正等觉形象。如是作已,而于一日庆赞供养,所获果报不如书写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中一字所获果报功德,不可思议善住解脱。

10、此六字大明王陀罗尼难得值遇,如彼金刚不可破坏,如见无上智如无尽智,如如来清净智,如入无上解脱,远离贪瞋痴轮回苦恼,如禅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如入一切法,而于恒时圣众爱乐。

11、持诵六字大明咒之人,没有贫富、男女、老幼之分,皆可使七代祖先超升解脱。

12、不单口唱此明咒始有功德,即着于身、持于手、蒙于家,亦得解脱生死之因。

13、藏传多记载将此明咒书写于长布片,藏于经筒,称为法 轮;一般以手转,或一风车、水车之力转之,称为转法 轮,可了脱生死轮回之苦。也有书于旗旆,飘扬空中,或见于碑者。

14、经上说,世尊于所有微尘皆能数其数量,若有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一遍,所获功德世尊不能数其数量。

15、虽然世尊能以神力将十二年间降两之雨滴数一一算出,然而对于念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却不能数其数量。

16、此世界之河川,及海洋之水滴可以尽数,然念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依然数不尽。

17、虽然宇宙及须弥山之原子可以尽数,念一次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不能数尽。

18、持六字大明咒,对于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可以消除,寿命增长,福德增加,财富充盈。

19、即使命终之时,通往下道诸门亦得而封闭,得以人、天之神受生,接触佛法,具足自由及机缘来修法。

20、持咒者之气息触及他人,他人最终亦得证果。

21、任何来生均得高贵外形,语调和雅,门第尊贵,并具有诸种美德,例如得入禅定深境、长寿,善于从事利生事业,门徒众多,财富,智慧,所求满愿,并因深信诸如来而得为佛子。

22、六字大明咒可封闭六道轮回之门,亦可超越世间的成就,同时为成就日后的佛果铺路,达到不退转之心。

23、如果将亡之人能闻六字明咒,或持向尸体或骨骸,该人之意识即刻由下道之中得到解脱,往生上道,终得证果。如是此明咒之功德利益不可胜数。

24、受持六字大明咒者的身体疾病及障碍将会被净除;所造的语业被净化,种下妙音的种子;所有意念之无明、愚痴将被净除,得到佛菩萨智慧的加持。

25、受持六字大明咒者若精进的修持,可将凡夫之身口意转化成佛菩萨之金刚身口意,甚至可将肉身修练出舍利子。

26、受持六字大明咒者,甚至只念诵一遍明咒,亦可获得无量智慧,最终将升起慈悲心,且圆满六度波罗密;更将生为转轮圣王,达到不会退转的菩萨境界以至开悟。

27、凡有人或非人“见、闻、觉、受”(看见、听到、忆念、触及)到六字大明咒,他即刻种下成佛菩萨的因。

28、六字大明咒之咒印功德利益:一、降魔;二、治病;三、免劫; 四、各种成就;五、去障;六、登佛位。

29、此六字大明咒于大乘中,最上精纯微妙。

30、此六字大明王难得值遇,但念一遍是人当得一切如来以衣服、饮食、汤药及座卧等资具一切供养。

31、若有得此六字大明王陀罗尼者,是人贪、瞋、痴三毒不能染污,犹如紫磨金宝,尘垢不可染着。

32、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若有戴持在身中者,是人亦不染着贪瞋痴病。

33、六字大明咒可去除无始以来的业障,且如同诸佛菩萨亲临灌顶。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佛教知识》感恩您转发支持佛教知识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佛教知识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855/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