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感应录系列三


拯救难产

宋朝明州(今浙江鄞县)地方,有一位妇人,叫甚么名字已无稽考,人皆称她王太太。至于她的出生家世,也没法去查究,且搁置不谈。

这位王太太身怀六甲已经足足二十八个整月,还没分娩迹象,她的丈夫和公婆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毫没主张。这是一个怪胎,是一种非常的现象,无怪家人焦急。

王太太的身体,因为忧愁焦急,寝食不安的原故,搅得消瘦羸弱得几乎不能支撑,这是她为了自身和胎儿的安危而日坐愁城所致的!

有一天,因了烦闷抑郁她茫茫地跑去大门口,想看看门外风光,藉以可解解心中的愁绪。她背靠著门框,痴痴地向门外瞧著。

她的门外是条东西横亘的官道,来往的行人和车辆络绎不绝。

忽然有一个左手拄著禅杖,右手捏著佛珠慈眉善目的大和尚,威仪安祥地走到她的身前,她还没来得及施礼请教,那位大和尚就突如其来的对她说:‘你的根基很好,如果肯印《金刚经》一千卷,布施给有缘的人去读诵,可疗治你的久孕不产。’

王太太是从善如流的,立刻就派人去筹划印施《金刚经》。

不知她从那里来的善念,她除一面印施《金刚经》结缘外,她还商得家人的同意,设供千僧大斋,僧是福田,供僧就是在福田里下种子,种子会抽芽结果。古代佛教没有经忏一门,一般信众如有嫁丧喜事,皆用刻经、塑像,斋僧来消灾祈福。王太太接受那大和尚的指示来斋僧印经,就是求福消灾,而期安产的一条捷径。

王太太不但印经斋僧,她还发心自己亲诵《金刚经》一千遍。当她诵千遍《金刚经》圆满的一天夜里,在酣梦中忽见金刚神用金刚杵指住她的腹部,她在惊惧中忽然醒来,而双胞男孩这时已在毫无痛楚中安产在床了。

王太太自此深深地体验到佛法的威神不可思议、于是茹素诵经,数十年如一日。

在她六十一岁的那一年,有一天忽然无病暴亡,她在迷茫里被两个使者引到冥王的跟前,她没等冥王问她,就问:‘我自幼吃素持诵《金刚经》。’言下之意似乎她有那样的善行,为什么还把她带到这里来?

谁知出乎她意料之外,冥王对她特别客气,不但没有像法官审案的那种威严逼人的气派,并且以一派温和的态度请她坐在金床上,叫她朗诵《金刚经》一遍听听。念完,她没念补阙真言,冥王觉得奇怪,‘问她为什么不念补阙真言?’她答说:‘世间的经本上没有真言哟!’

冥王于是命鬼吏在藏经中找出一本载有真言的经本交给王太太,并且嘱咐她说:‘回到人间以后,必须设法让这本载有真言的《金刚经》展转流通,不要让它丢失。你将来寿终,一直就到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再来这里了。’

冥王嘱咐已毕,就派人送她再回到人间。王太太后来果然活到九十岁才无疾而化。

母尸不臭

‘佛力无边,有愿必成’,这是强调佛去与个人誓愿的伟大力量。这两句成语,在这里得到一个确切的证验。

王小姐是江西吉安人,是王家的独生女,父母爱之如掌上明珠,但王小姐并不因此娇纵,相反的,她很知书识礼,不逾规矩,父母愈钟爱之。

因为宿世善根的关系,她自幼就与佛有缘,见到佛就晓得拜,遇到和尚尼姑,就晓得合掌喊师傅,听到梵贝的唱诵,就听得好像心悦神怡。因此,她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学会《《弥陀经》》,《观世音普门品》,《金刚经》等各种圣典。她每天侍奉父母之暇,辄取诸经诵之,尤其是《金刚经》,每日必读。她对《金刚经》上四相皆空的道理,深有体会。所以她从来不与人闹嘴争吵。

她虽被母亲钟爱,但在她尚未及笄的时候,母亲即舍她而去。这是‘世事不久常’,‘乐必有苦’的一种必然的因果循环。

她母亲死后,她那份哀伤是难以形容的。她的孝思,使在场的观众,都感动得潜然泪下。

可是当她母亲刚要入殓之际,他发觉母亲体内有污血外流,秽气四溢。观者掩鼻相视。王小姐目睹母亲如此血污,哀痛欲绝。她走进佛堂跪在观音菩萨像前起誓说:‘若我孝心真实,愿母体不生臭秽’。说来奇怪,当她起誓已后,再回母觐停尸之处,尸内流血已止,再低下头去在尸身上嗅嗅,连秽气也没有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足以证明她孝思不匮,而感通佛圣了。

她这种孝母的举动,与地藏经上婆罗门女和光目女孝亲之举,虽有广狭不同,而‘诚孝’则无二致,所以同样的在誓毕已后,即见实效。观经上念佛生西,要孝亲为先决条件,颇具激劝之义。因为不孝的人,连起码的做人的第一条件尚不能做到,遑论学佛?

百善孝为先,学佛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在众善中,孝为首善。阿含经上说:‘如法于父母,恭敬修供养,现世名称流,命终生天上。’所以学佛首重孝道。如佛陀感化不孝婆罗门子故事,即是以孝示教。

王小姐的这种孝心,固然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精神,也是秉承佛陀的教说。

王小姐的父亲年事尚轻,所以在她的亲母去世以后,父亲就娶了个继室。

因为继母非常贤慧,不但与她处得很好,并且志同道合。两个人每天在一起探究佛理,共修净业。

有一天,王小姐忽然得到了一点小病,她自知时至,就派人请高僧替她讲《金刚经》及净土观门。讲完后,她向家人要来全身新衣穿在身上,然后吉祥而卧,手抓住观音像前的宝幡,奄然示寂。一代孝女从此永弃人间。

在她刚刚入寂的时候,继母适在室内筛灰,在筛内忽然出现了几朵莲花,一时观者如睹,莫不同声称赞佛法无边了。

邻僧梦别

山人黄婆是广东潮山人,她早年皈依佛教,请益高僧,对禅、教、净、无不兼通,于是大行法化,传播佛种。

她个人的修持,除念《金刚经》而外,并念六字洪名,她以此自修,亦以此教人,数十年不改其道。

她茹素,但她的体格非常健康,在数十年的修己利人中,从来没有害过什么病,连伤风,头痛的小毛病也没有过。这样,更增加了她修持的信心与勤恳。

后来,她年龄渐渐地走上老迈的途径了,她坚强如金刚似的体格也渐渐地有点羸瘦了。因此,对于外邪的抵抗力,也不如从前那样的强劲了。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话一点也不错。有一天,不知她吃了些什么,忽然害起痢疾来了。一日中下痢若干次,老病兼攻,这时,她也觉得有些吃不消了,虽然如此,但她念诵的坚强意志,一些没有松懈,二六时中,仍然念诵不辍。

黄婆在潮山是结草为庵的,在她的附近,结草为庵的缁素大德,为数很多。

高僧善修,与黄婆是比邻而居,但平时除有关请益外,是很少往还的。

一天晚上,善修大师,因为用功过久,略感疲倦,乃就禅榻小睡片刻。在寂寂惺惺中,忽见黄婆珊珊而来,一跨进门,就向大师告别说:‘再过两天,我就往生西方了!’一拜而去。

善修大师一觉醒来,对梦中所见,历历如在目前。认为决非幻觉,不无有因。乃急急趋至黄婆处,一探究竟,始知黄婆病痢已数日矣。黄婆告诉他说:‘我还有两天就要和你告别,往生西方了!’

黄婆自得痢后,就弃却饭粥,唯日饮清水数杯,昼夜精勤念诵《金刚经》及佛号不辍。

果然,到了第二日的中午端坐向西念佛而逝!发愿文说:‘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生极乐国。’实在是黄婆的临终写实。

当黄婆入灭之际,她所住的屋上红光灿然,覆盖其上,久久不去,住在附近的人,没有一个不见到。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佛学见闻》感恩您转发支持佛学见闻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佛学见闻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11/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