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界名人和佛教的几个典故


古代各界名人和佛教的几个典故

释教虽然是外来的宗教,但自从传入中土之后,通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可以与本乡的道教、儒教分庭抗礼。在这期间,就呈现了许多推动释教发展和汉化的人物。下面不妨一起来知道知道,其中的有才又古怪的3位名人,以及他们与释教的故事。

一、“译经超人”安玄

东汉末年安玄,安息国(今伊朗)人。获悉身为太子的安世高,到中土出家为僧,安玄便在桓帝登位的当年,即建和元年(147),到洛阳梵宇翻译佛经。后安玄受灵帝信赖,因功官拜骑都尉,世人称都尉玄。

都尉安玄,本是西土之人,来华本意不在官场,而在于弘扬佛法,只不过是借官场之阶梯而达到弘法之目的。来华之始,学道于安世高,深得佛法奥义,并结识了安世高的高徒华人严佛调。严随师出家之后,先是跟师译经,渐诵梵语,且解禅法,漫游性海,亲证玄意。之后,独立从事翻译,注疏佛典成为东土注疏之祖。安玄遂于光和四年(181)辞官避世,与严佛调共译《法镜经》、《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等。所译经籍,均皆契合佛意,译语精当,时人称说安玄译的经典,后人难于超越。

二、“见佛放光”陶侃

陶侃(259-334),字士衡,东晋庐江浔阳(今湖北黄梅)人。早年失怙,刻苦攻读,下一任县吏。志洁崇高,为张华、顾荣器重,先后参与镇压张昌、杜弢起义,征讨陈敏割据势力,功高盖主,王敦嫉妒,除为广州刺史。王敦乱平,以征西大将军还兵镇守荆州。咸和三年(328)应温峤固请奉为主帅,平定苏峻、祖约之乱,内任侍中、太尉,都督荆州、交州军事。为政慎密,勤于职守,励人惜时,清誉当世,事迹誉于国中,传于后世。

陶侃初对佛法不十分信赖,在任广州刺史时,常常夜梦五台山众僧跟从乞食。陶侃不以为意,及至在南海建筑旗坛之时,渔人常常看见海边流光数丈,经日不绝,往告陶侃。侃即派人打捞,不多时,便从海底捞起一座金佛像,抬上船。见金像座下刻有铭文,称是阿育王所造的文殊菩萨像。陶侃读梵书,梵书曰:“昔阿育王统阎浮,敩鬼王制狱,悲残酷毒不堪。文殊菩萨乃在汤镬之中现身,火灭汤冷,生青莲华。地狱吏卒告知阿育王,王心感悟,即日毁狱,造八万四千塔,并文殊菩萨之像,漫步全国,这一尊乃是其中之一”。

陶侃观此瑞祥,便倾心佛法,将文殊金像安置在武昌寒溪寺,后欲迁荆州,即令一百民夫都不能移动,遂打消此一念头。后东林寺慧远大师驻锡庐山,请迎供养,

陶侃应允。派人起请,举动飘然,运转之中,乃无艰难险阻,如此之灵感,唯是因人而已矣。便是说,陶侃有缘方获海底文殊菩萨金像,慧远有德才干有幸供养崇高之文殊像。所以,当时有谚语云:“陶唯剑雄,像以神标;云翔泥宿,邈乎遥遥。”

三、“悉舍佛门”王坦之

王坦之(330-375),太原晋阳人,字文度。出身世族之家,自幼饱读诗书,一者家庭清贵,二者本人才情超绝,弱冠之年,便名声大显,招引权贵慕名选用。出仕之后,初与郗超并为大将桓温从军。郗超也是一位喜交游、擅议论、信释教、精佛理的人二人常是政务之暇商讨佛理。坦之以佛理处理时事,累有政绩,步步升官,后官拜中书令兼徐、兖都督,即既当宰相,又领军事,爵封兰田侯。桓温死与谢安(字安石)同辅朝政,卒号为献。

王坦之,在家致孝,兄友弟恭,为人宽厚仁慈,深信佛法,深通般若。为政之经常邀高僧探讨佛理,与学佛之同僚共论佛法佛理。其母亲卒后,便把家宅全部舍与佛门,遂使信仰佛法者剧增。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全国,劳绩很大。

有一天,曹彬遇到精于相术的陈搏(希夷)先生。陈搏告知曹彬:“你的边城骨拱起,印堂宽广,目长光显,必定可以早年富贵。所忌讳的是颐削口垂,可能晚年没有福分。今后你出兵作战,宜网开一面,得饶人处且饶人,或答应培植一些晚福!”

曹彬听了陈搏的建议,心里较为认同。平常对于蛰藏在地下的各种昆虫,都不狠心加以伤害。

起初曹彬带兵攻击四川,占领遂宁,他部下的将士都建议要屠城,曹彬坚持禁止残杀。战士们掳获了敌方的妇女,曹彬下令拓荒房屋妥善地加以维护,绝对不许有邪淫非礼的行为。

到了战争结束后,对于有家可归的妇女,发车盘缠遣送返乡;无家可归的女子,也都替他们准备聘礼选择良伴嫁人。因而民众都很感谢曹公的德政。

后来曹彬受命攻伐江南。李煜危殆。曹彬派人告谕他:“事情和形势演变到这样,我所怅惘的是全城的老百姓,假如您能归服,真实不失为上策!”

曹彬因为不狠心水深火热,所以当城快攻下来时,他便忽然说自己有病无法去巡视战事。同僚的武将们都来探望他的疾病。

曹彬对来探病的将士说:“我的疾病,绝不是吃药可以康复的。只需你们各自诚心诚意地发誓,霸占江南那一天,决不妄杀一个人,那我的疾病便可康复了!”

将士们听了曹彬的话,大家无不焚香对天发誓。那里知道这样做得到江南的人心,翌日,民众们都箪食壶浆以迎接王师。曹彬没用武力就收复江南,他不光保全了李煜君臣,并且保全了千万人的性命。

凯旋后,他只带一些图书和衣物回京城。他又遇到陈博。陈搏告知他:“数年前,我看你的相,颐削口垂,那时我确定你没有晚福。但是现在你的相已经改变了。你口角颐丰,金光聚耀于面貌和须眉,你不光能增加官禄、延长寿数,并且后福不可穷尽!”

曹彬问:“什么是金光呢?”

陈搏答道:“金光就是德光,它宛如一种晃亮的紫光。一个人假如积了大阴德,脸上便浮现金光,眉毛也现出彩光,眼睛表露神光,头发呈现毫光,皮肤呈现祥光,身上的气外明而内彻,不光增加寿数,并且也能福荫子孙!”

曹彬果然应了陈搏的预言,暮景十分美好,活到九十六岁高龄才慈祥逝世,皇上追封他“济阳郡王”。

他有九个儿子,长子曹玮、次子曹琮、三子曹灿都是一代名将。连幼子也被封赐王爵,子孙兴盛无比。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人物故事》感恩您转发支持人物故事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人物故事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87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