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传印长老的净土因缘


一、故乡僧俗眷属的净土启蒙之缘

一九五四年,长老在故乡辽宁庄河普化寺依崇仁法师披剃。初出家时,崇仁法师便命其熟读《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长老在《崇仁法师塔铭》中如是陈述:师出身于奉佛世家。祖父乐善好施,笃修净业。专念弥陀时久功深,闭目开目获得红日轮相常现在前。临终从容,坐脱遗蜕,奉葬于屋宅后方里许自耕地畔。传印一九五一年在师家奉侍,亲谒见之。师之父名万选,为朝阳王凤仪老善人所倡道德会中人,豪康尚义,望重乡里,持珠念佛,每为常课。如此可见,长老深受其恩师三代人虔修念佛之影响,在奉佛之初便于内心根植莲种。

长老之师叔脱凡老和尚亦以净土为所向,曾于一九四五年往诣苏州灵岩山寺,专精念佛,任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法师塔院院主。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七年间,脱凡老和尚于北京法源寺任首座兼僧值,此间长老亦得经常亲近。长老在《塔铭》中记载:师长时以来专持佛名,念念不空,不念自念。昼夜六时,净念相继。临终之际,身无病苦,正念分明,从容西逝,面貌如生,荼毗遗骨,坚铮炜然。

一九六一年,长老生母偕女出家,母讳隆祥,姊名能述,皆以净土为行持所归。长老为母所撰《塔志铭》记载其往生诸般瑞相:一九六五年,佛成道日,随众礼诵毕,预感时至,摒却饭食医药。自谓通身轻安,唯饮白开水少许,若服药进食,便觉污秽难堪。如是经二十五天,神清气爽,持念佛号,昼夜如一。期间召能述数次,告曰,已见净境,无量圣众,遍满虚空,皆着黄衣跣足,是故临终衣勿用黑海青与鞋。又告曰,已见平生所期的大白莲花。又告曰,要趺坐往生。其时物资艰难,仅可由民政局购得卧棺。能述谓言,待汝坐化,敷以热巾卧倒入棺。上人曰:如是则不须烦劳,吾取吉祥卧可也。春节后正月初二上午,从容自起,洁身更衣,请诸师助念佛号。与众同念,而气渐微,吉祥入寂。长老生母中年皈佛,笃志净土,唯以念佛为日课,终以沙弥尼身而成就净业。

长老胞姊能述比丘尼幼年亦随母皈佛,志慕净土。出家廿载,待宗教政策恢复后,于一九八一年诣庐山东林寺受具足戒。圆具后宵衣旰食,奉母侍师,为寺为众,朝乾夕惕,礼诵念佛,终日不辍。先后护侍其母其师其师祖善终。一九八六年佛诞之前日,嘱其徒辈应自立,勿恋师,徒以为闲话而已。迨佛诞日礼佛之际,于大众念佛声中,舒手抚其徒辈,含笑而逝。荼毗现显莲花佛相,众皆瞻见,莫不感叹。

长老故乡之僧俗亲眷,皆于净土笃信深行,长老在自己的佛法入门阶段,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尔后其人各自净业均成就卓然,亦在后期不断增上和坚定着长老对念佛往生一法的认同与追求。

二、与净土初祖道场庐山东林寺的法缘

一九五四年,时年二十七岁的长老第一次离开故土南下,发心助力云居道场之兴复。也正是此行,长老与时任云居山当家的果一上人结缘,成就了今后四十年的法谊(果一上人比传印长老年长五岁)。从长老初到云居得果一上人关照提携,到文革下放期间二人偶有见面共叙衷曲、抄写佛经,再到果公三复东林后共商《东西林寺通志》稿,以及二人共同接待日本净土宗参访团二人相识相知的四十年,也是长老僧涯的前四十年,开始与东林寺渐进结缘。

一九九四年,果一上人示寂,长老继任东林寺方丈,开始了与东林祖庭和净土法门更为深入的法缘,这也是长老僧涯的后三十年。这三十年里,长老将果一上人欲启建大佛的遗愿付诸行动,开始筹措审批建造事宜,后虽调任北京工作,但长老将祖庭与大佛建设托付予弟子大安法师,法师不负众望,既圆成了大佛及净土苑的建设,同时也大振净土莲风,实现了祖庭中兴。在这期间,长老时刻加持护念着道场发展和大佛工程建设,有力地促成了阿弥陀佛金身圣像的圆成,并分别于二〇一三年、二〇一八年亲自主法大佛的装藏和洒净法会,大佛的圆成,在净土宗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长老桃李天下,但作为东林寺方丈、法主期间,仅在东林祖庭,就摄受了剃度弟子数百,居士菩萨戒弟子数以万计。长老世缘的最后四年多,也是选择了回到东林寺,回到对其七十年僧涯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道场来圆成净业,成办往生。

三、力推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之《文钞》

长老一生力推《印光法师文钞》,私淑印祖,拳拳服膺,甚至在一九五四年从辽赴赣南下数千里上云居的时候,也是背着一部《文钞》。长老曾说,自己从皈依佛门开始,始终熏沐在印光法师遗教的恩惠之中。

长老曾在开示中说:印光大师乃是近代绝无仅有的一位彻悟自心、圆悟藏性而为我国佛教界所公认奉为净土宗第十三祖。作如来使,代佛宣扬;其所行者,如佛所行;其所说者,如佛所说。实为近世乃至未来人天导师,为令末世众生度脱生死苦海作舟航。遗著辑为《印光法师文钞》,字字珠玑,语语见谛,为正法眼藏,作人天眼目;诸佛度生,无越乎此。吾人何幸,得觏斯法;倘遇而不信,则失之须臾,沉沦永劫矣!

长老又说:《印光法师文钞》是当代最为契理契机的一部书。凡欲于此有限人生获得佛法最大限度真实利益者,不可不读《印光法师文钞》。切切!

人生无常,人命短暂,在有限的人世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佛法的受益,离开文钞的指引,没有别的路子。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不读!

长老曾作论文《印光法师悟道年事考》,足见长老对印光法师和《文钞》做过深入研究。长老曾多次为学僧宣讲印光法师的重要论文,并大力提倡出版、印刷、流通《文钞》,最大程度利益末世众生。长老如此推崇印祖和其《文钞》,本人也真实践行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的行法,而其最终也确乎如此成就了自己的净业,当生获得了佛法的最大利益。

四、以劝人修净为度生利他之方便

长老深谙净土妙义,并以此辗转劝化,逢人多以念佛相劝,广结净缘。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佛教教育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与实践者,长老承担着佛法教学授课工作。长老在中国佛学院所讲课程中,亦有净土内容,印祖《宗教不宜混滥论》便是其一,自一九八六年三月至二〇〇三年五月间,长老分别为八二级八八级九九级〇一级学僧,各讲一遍。另于二〇〇四年、二〇〇五年分别为辽宁清泉寺尼众佛学院、庐山东林寺研究生班讲解一遍。同样长老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次为中国佛学院各届学僧讲解了印祖的另一篇重要论文《净土决疑论》。

长老既重教理教育,又引导学僧重视行持。据大安法师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安法师就以居士身在中国佛学院教授净土宗课程),二〇〇〇年,自己牵头在中国佛学院打了一次五一佛七,请长老主七,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中间轮流休息四小时,长老以古稀之年,全程参加。并在解七分享时说,以其出家五十年的经历给大家一句话,就是:不修念佛法门的话,想在这一生解决生死问题,可以说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长老这种见解贯穿其修学生涯的始终。

长老如是传达佛经和祖师之精神,苦口婆心地劝化并身体力行引领大众念佛求生净土,以期更多人最大程度得到佛法实益。其所教化的数百学僧,如今多在诸方成为法门砥柱,若以净土法门自行化他者亦有长老教化促成之因缘。长老曾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间被派往日本京都净土宗佛教大学进修,所作考察报告出版为《中国佛教与日本净土宗》一书,这也为中日净土宗之交流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老善于书翰,并以此广结善缘,一生留下了大量墨宝,其中多有净土相关诗偈、开示等,前后出版了印刷版书法作品《梦东法语》⑦《古德净土诗信抄》《净土诗偈》《念佛伽陀》《大势至念佛章》等。二〇二〇年,长老为中国佛学院和东林净土学院的在读学僧及授课法师慈悲赐墨百余份,并一一上款题写僧名,以作亲切勉励,内容为:沉沦生死海,轮回苦无疆,娑婆非吾土,净土是君乡。众生离苦海,弥陀大慈航,信愿勤念佛,往生无忧邦。

二〇二三年一月,长老与大安法师最后一次长谈,以万法如梦,唯有一心念佛,只有阿弥陀佛能救众生付嘱法师,成为其最后之遗教。长老自己念佛,劝人念佛,再通过学生、徒辈、法子、戒子等于诸方播下莲种,弘扬念佛,实乃末世众生之大幸,亦是其彻底大菩提心之彰显。

五、以一心念佛为个人修行准则

在个人净业行持上,长老始终如一持名念佛。长老于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九年间,亲近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并接法沩仰,为禅宗传人。在谈及禅净关系时,长老曾说:虚云老和尚说法很圆融,他经常拿念珠,自己在念观音菩萨。念观音菩萨和念佛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实际上,虚云老和尚本意也是在念佛。念佛就是禅,一念清净就是禅,念到能念所念,乃至超越了能念所念,你才能达到一念无生,禅的境界。除了念佛,现在自己也觉得一念无生的禅需要上根利智,一般人做不到。

文革时期,长老被遣至城山垦殖场种菜,长达八年,这八年中,长老亦坚持礼诵,密修净业。一九七五年又偕道友道开师于旸岭山住茅棚三载,每夜施放焰口,朝暮焚修,此是其净业大进时期。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三年,长老在天台山下方广寺专修净业三年。二〇一八年十月直至往生,四年半的时光,长老亦是掩关东林寺净土苑俶行轩,矻矻称名不辍。长老曾在一九八七年的一封书信中说:我很想隐居山林,以便当自己晚年终景,加功用行,以求与佛界相应。所谓暮年光景苦无多,电影沤花一刹那。黄叶渐凋真老矣,秋风将至奈愁何!无心不用恋浮世,有口唯应念弥陀。珍重临行须努力,莫教万劫自蹉跎。综观长老一生,当进则进,当隐则隐,公务在身不忘弥陀名号,无事可缘正好合心念佛。长老如今也终于称心满愿,俯辞忍土,安详西归。

二〇二三年三月六日,长老往生前四日,主动开始断食(此前一段时间已逐渐减食)。据长老侍者讲述,在断食期间,长老每日会起身方便两至三次,以排空体内浊物,余时便卧床一心念佛,并拒绝一切打扰,为往生做最后的准备。长老最后一次起身方便是在十日晚七点多(即往生前四小时左右)。长老往生前始终未要求他人助念,长老一生于净土一法信真愿切行实,实乃念佛功深,只待临终一着,感应道交,蒙佛接引而已。

三月十三日早六时,众弟子为长老擦身换衣时,往生已近五十五个小时的长老面色光亮如常、手持念珠、通体绵软且洁净。长老入龛后又停龛四日,接受海内外数十万四众弟子瞻仰礼拜。直至三月十六日晚封龛前,龛内端坐的长老面貌依旧如同往生之时未有改易,且唯有木香,无丝毫异味。

荼毗七日后开窑,长老为大众示现了殊胜圆满的成就,将其毕生戒定慧之功夫,与信愿念佛感通佛力的加持彻底呈现,令人叹为观止。

结语

而今长老已果成乐邦,莲池有座,回顾其一生宏深的净土法缘和笃实的净业践履,实为名副其实的净土宗巨擘,无数净业行人的精神导师,东林后辈弟子的修学榜样。长老将其毕生献给了佛教和佛法,用其七十年的出家生涯,诠释了一句阿弥陀佛的胜妙与超越,临终洒然随佛西去,其留下的无尽法宝,必将令末法无量众生结缘净土,莲池海会,得大解脱。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其他文章》感恩您转发支持其他文章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其他文章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4/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