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与弥勒佛


我国的弥勒信仰源远流长。最初的弥勒信仰源自东晋时代的苻坚,他曾送一尊结珠弥勒像给道安大师,道安大师和他的弟子法遇、辅僧、昙戒等,发愿要上生兜率内院弥勒净土。至此以后,我国高僧大德,如唐朝玄奘大师、民国太虚大师、慈航菩萨、印顺法师等,都是兜率净土的信仰者,都是发愿往生弥勒净土的人。还有很多高僧虽然没有发愿往生弥勒净土,但却与弥勒净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近代虚云老和尚就是这样一位高僧。

虚云老和尚(1840-1959)是现代禅宗泰斗,近代著名高僧。他一生精进不懈,为报父母之恩,不顾风雪阻隔朝礼五台山。他还以建寺度生为己任,先后辗转修建寺院数十座,为弟子作禅修开示不计其数。就是这位禅宗高僧,在他一百多岁时,却出人意料地与弥勒菩萨结下了法缘。

事情的起源是:1951年春,虚云老和尚一百一十一岁时,适逢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当时有人诬告云门寺私藏金银、发电机、军械等物,遂将寺院封锁,全寺僧人一百二十余人,于四月八日分别软禁于禅堂、法堂,同时大搜寺内,上自瓦盖,下及地砖、佛祖尊像、法器经藏等都作了仔细搜查。连续搜了两天,仍一无所获,就将监院明空及职事僧惟心、悟慧、真空、惟章等拘去。又将册籍、部据、来往书札及虚云和尚百年来之精注经籍法语文字,尽用麻包捆载而去。数日之间,共拘去僧众二十六人,逼令供出军械及藏金,众称不知。扰攘十日,终无所获,遂迁怒于师。虚云和尚被拘禁于方丈室内,门封窗闭,断绝饮食,大小便均不许外出,迫令交出黄金、白银、枪械。虚云答以“无有”,竟被打得头面流血,他干脆阖目不视,闭口不语,作趺坐入定状。后来,又将他从榻上推倒在地,乃呼啸而去。入夜后,侍者入室探视,见虚云老和尚倒于血泊中,于是扶老人坐于榻上,并侍候汤药。次日,那伙人卷土重来,见老和尚未死,又将他拖下地,以足踏之,以至于流血不止,倒卧地上。那伙人以为和尚必死无疑,即扬长而去。

至四月十五日,老人渐渐倒下,作吉祥卧。侍者以手试其鼻孔,气息全无,手脉亦停,以为和尚已死,唯体温尚正常,面色亦平静。次日早晨,忽听老和尚微微呻吟,并睁开眼睛。侍者见师还活着,十分惊喜,立即扶师起坐,并告以入定已八日整。老和尚答道:“我觉才数分钟而已。”令侍者法云执笔记录,乃从容叙说神游兜率天之事。

师言曰:“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有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歧山恒志公、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曰: ‘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麻绳蜗角,疑成弓影,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镜鉴森罗,空花凡圣,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梦境斯作, 劫业当头,警惕普觉。

苦海慈航,毋生退却, 莲开泥水,端坐佛陀。

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天亲见弥勒菩萨,并与阿难等共同听弥勒菩萨讲经。弥勒菩萨认为,虚云老和尚在世间度化众生的任务尚未完成,于是劝他返回娑婆,完成度生任务之后再往生兜率净土。令人回味悠长的是弥勒菩萨开示虚云老和尚的偈语。弥勒菩萨在偈语中讲述了唯识深意;告诉虚云老和尚去除各种迷惑烦恼的具体方法;弥勒菩萨还告诉虚云和尚在世间要发大愿、忍大辱,广度有情众生,即使历经各种磨难仍然不要退却,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往生兜率净土。

虚云老和尚住世时,在多种为弟子开示的场合,常向弟子介绍自己梦中亲近弥勒菩萨的因缘。和尚还经常向弟子们讲述弥勒净土的殊胜之处,劝化弟子精进用功,将来求生弥勒净土。虚云和尚梦游兜率净土的故事不仅对虚云和尚自己,也对当时和后来的佛弟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便有诸多佛弟子将弥勒净土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

点赞推荐

问:我们要往生净土,修学佛法就要听法师的,而法师又这么多,说法又各不相同,我们怎么依止才对呢?常敏法师:我们修学佛法,要听从世尊的劝导,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往生净土。学习佛法还是要有自己的发心,要..

今日与大家说说什么是隔空超度婴灵,隔空超度婴灵可靠么?首先隔空超度也是叫作远程法事超度,也就是本人不用到现场,按照法事师傅要求提供相关的法事资料信息即可,法事效果是一样,至时便会由法师来代为上表文书,..

当有了堕胎之事以后就会有婴灵形成,这与时间没有关系,即使你是怀孕一日,堕胎了都是会有婴灵形成。堕胎婴灵非常难超度,一定要真诚忏悔,真诚做功德。堕胎婴灵,为他们诵经念佛、做各种善行,功德回向他们离苦得乐..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能做到真实无伪的程度,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要能真正做到真实无伪的慈悲心,那一定要证到了空性,从空性升华的慈悲心才够得上这样的水平。那么..

转眼之间,我学佛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从一个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一个听经闻法、读诵经典的佛教信徒,还归依佛门成了真正的佛弟子。回首十年的学佛历程,佛法给我带来了诸多人生改变。佛法不仅..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

超度婴灵的心愿语:想对你说的话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我的宝宝,真要下笔,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首先,我最想说的是:对不起,由于我的无知,没能把你们平安的带到这世上,我无数次的想,如果我还能再遇见你们,我一..

圣空法师开示:修禅的也得念佛开示:圣空法师摘自:《楞严经要解》第一卷你看外面坐着很多人,门外和门里的能一样吗?不一样。门外的看不见我,门里的能看见我是不是?门外的只能听到我的声音,见不到真实之相。门外..

佛在人专,故又行实;末代人滥,形服为上。外生物信,于诸僧海,自感僧福;非谓行缺而消信施。故经云:桥度物也。破戒之人,虽入地狱;口说善法,令生信故。【大意】佛在世时,真实修行的人多,成就圣道的人也多;末..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你跟你本来的面目不相应嘛。你本来不是这样,你一定要这样,你抗拒真如的结果,你就不安嘛。这个机器的设计本来不是这样操作的,你操作错误,你就跟它原来的设计..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个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随顺真如嘛,那么真如是时间无尽空间无尽的嘛,它没有断绝的嘛。所以因为法性广大,所以普遍的摄受一切众生,内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示现感应,是为了让你在修行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是告诉你:不要以为我们佛菩萨不存在,你最近修行很到位,我们来鼓励一下你。但是,有感应不能执著于它,不要天天修法的生活就想:..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这个地方是很重要!这个“妙音”,意思就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按有的..

问:怎样念佛才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大安法师答:这几句经文是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摄住,摄在一精明,然后这句佛号声声相续。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

    《人物故事》感恩您转发支持人物故事的相关文章信息,最新最全的人物故事内容资讯平台。https://www.jiuchisu.com/fojiao/category/87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